封建迷信这个词,五四以来开始有了,到文革达到高潮。它就象一个莽夫挥着一根狼牙棒,在中华文化的原野里撒野。这个词,就是一个射向中国文化心脏的子弹,成为中国人失去文化自信心的因素之一。
什么是封建?这是一个糊涂的概念,与传统的封建两个字没有关系,外来有没有解释?外来当然没有这个词,纯粹是杜撰!迷信就更加可笑。把一种执着、一种信仰斥为迷信,所以,我们可以办事不认真,我们可以没有信仰,也就可以没有文化了。这两个词并起来,在20世纪后期成为口头禅,在新世纪,还是遗毒未完。
对这个词的反感和不满,不是我一个人。这次民俗学大会,柯杨教授提出用“民间俗信”来代替封建迷信这个极左概念。叶春生教授则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说,提出科学不科学的概念,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未知的世界那没多,怎么能够一下子判别是非?反思我们使用的词汇,是这次民俗学大会的主题之一。
封建社会是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强加,其实,他的遗产丰富,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现在很难望其项背,我们暂时还没有批判的资格,比如,连论语都没有好好读过,还要批判儒学?更有甚者,佛经是什么样不知道,就要批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停止封建迷信的使用,是为了一种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制止无知行为和无知意识的泛滥。文化是薪火相传的,截断了火种和资源,文化的火焰是燃烧不起来的。
我们的典籍文化的延续细若游丝,物质文化在文革、在城乡改造中丧失殆尽,民俗传统在回忆中渐渐恢复,但是,封建迷信四个字依然如悬在头上的剑,威逼着人们。其实,人们不过是在延续着固有的道路前进,固有的道路是畅通的路。新辟道路,不仅仅是成本问题,因为我们往往会忘记回家的路。假如我们有新的开拓,我们也不能失去记忆。
20世纪是可怕的世纪,可怕在我们迷失了方向。我们把那些辱骂,肆意歪曲中国文化的人当作了民族的脊梁, 一个把仁义道德说成是吃人的人,一个把我们几千年的生活都骂为奴隶的人,我们竟然奉为旗手,我们的判断力出了问题。
我导师徐中玉先生主编《大学语文》,里面有篇《灯下漫笔》,难道我们过去几千年就只是作奴隶或者作奴隶而不得?我强烈要求换掉,徐中玉先生马上去掉了那篇从哪个方面讲都是很不合适的东西。还有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那简直是不讲道理的文章,也换掉了。我们的教育要学习韩愈,他非先秦两汉之书不能观,齐梁以下的东西就不要读了。20世纪的东西,要让青年人少读。
我们不要再说什么封建迷信,让这个词从此作古,也让我们从疯癫状态中醒过来。
文章来源:蜥蜴残梦 2006-08-01 23:42:0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