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艺术民俗学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什么是民俗学艺术民俗学

[周星]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04 | 点击数:46506
 

  第四,虽然传统吉祥图案里也内含了一些来自中国社会结构之不同阶层或阶级因素的影响,但从总体来说,它基本上仍是“民众”和“民族”的文化。清代贵族之间曾有一种赏瓷,多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海水纹绘于瓶口,表示为官清白廉洁,海水则象征四海升平。此外,上层社会还有所谓“江山万代”、“洪福(红蝠)齐天”等名目繁多的吉祥装饰,大都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徐湖平,2000;霍华,2001)。和民间的“五谷丰登”、“百果丰硕”等质朴、粗拙的吉祥图案相比,明清时代的宫廷图案则显得纤细、繁缛和格外地严谨、精致。尽管存在着此类风格和题材方面的差异,但与其把它们区别为不同的艺术,不如把它们作为整体视为中国的一种“民俗艺术”。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在上层“礼乐”和下层“礼俗”间的互动,其表现在吉祥图案之中尤为明显。例如,故宫和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所大量使用的吉祥图案很多都是采自民间的。据《履园丛话》记载,圆明园使用的紫檀木器就曾指定要有“万代长春”和“仙芝祝寿”等民间的吉祥图案。再比如,团花原先是官宦贵族较多使用的,但“上行下效”,后来却日渐普及于民间。《唐语林》卷四曾记载了一个例子:“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以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乃为至贱所服”。类似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传统的吉祥图案自然也不能例外。

  第五,和有名有姓的职业艺术家个人的创作实践不同,传统吉祥图案的创作者是不知其数和不知其名的工艺匠人或普通百姓,其中凝聚了千百万民众的智慧、情感寄托和生活希冀。和中国的文人画所具有的个人表现倾向不同,民间的吉祥画和吉祥图案则较多传达意义的功能。它们在跨世代的沿袭和跨族群、跨地域的传播交流中经久不衰,被反复运用,并不断地得到新的引申、改进和发展。一方面是基本题材、基本象征意义和基本表现模式的大致因袭,另一方面,则是无限多的细节变化和技巧的日益繁复和精进。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它在所有可能的场景以及所能附着的素材质料方面的扩张。

  我们应该承认和重视传统的吉祥图案中事实上存在的地域个性、族群个性或阶层涵义,但同时又把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理解为一种或一类具有超越阶级、族群和地域之属性的民俗文化事象。对于中国民俗学来说,传统吉祥图案作为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并非历史的陈迹,而是在现实民俗生活中依然非常重要的事实和现象。

  历史的流脉与传承性

  中国有关祝福、祈愿和吉祥的民俗观念的缘起非常之早,甚至可上溯到史前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赤铁矿随葬遗迹、新石器时代发达的彩陶艺术和巫祝文化等,均可看作是此类观念已经存在的证据。始于史前的巫祝和夏、商、周的占卜问卦传统,表明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追求吉利和祥瑞预兆的风气。若按照《易•系辞》的解释,吉祥便是吉兆,所谓“吉事有祥”,就是这个意思。驱邪、禳灾、祛凶和祈愿、祈祷、祝福相互促成,古代先人们创造了为数众多的旨在追求丰稔、安泰和吉祥的文化。用于表现此类观念和追求的,既有种类繁多的祭祀和祈祷仪式如丰年祭等,又有表现为语言或文字的巫术如各种吉祥文字、咒语、符号和吉祥话等;既有物化的形态如寓意吉祥的象征物和表示祝贺、祝福的礼物,又有图画的形态如本文讨论的传统吉祥图案和各种相关的纹样、装饰等。其中,通过在衣着服饰上施以“文织”,很早就被古人看作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衣服者”的表现[2]。

  传统吉祥图案,若简单定义,主要是指含有吉利和祥瑞寓意的装饰图案或纹样与纹饰(李仓彦主编,1991:1)。有人认为吉祥图案大概兴起于两宋时期,据说那时已有不下数百种之多的吉祥图案了,但从新石器时代的各种刻画符号、彩陶纹饰、“鱼鸟图”、龙凤雕塑等大量新资料来看,吉祥图案的形成史可能要比我们眼下所了解的更为悠久。先秦青铜时代的饕餮纹或夔龙纹饰、回文和云文、卜辞和铜器铭文中的款识、吉语祝词等,显然也都是后世历代吉祥图案中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说它们在数千年吉祥图案发展史中有一席之地,实不为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耿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
下一条: ·[马知遥]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表达
   相关链接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菅丰 雷婷]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
·[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黄龙光]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
·[程波涛]论祝寿图像中民俗与文化的共生现象·[程波涛]文士阶层祝寿绘画的主要类型与表达范式
·[朱冠楠]民俗艺术的现代性遭遇·[罗晓欢]以墓葬建筑及其雕刻为中心的四川清代民俗信仰研究
·历经30年编撰 《中国民俗艺术(汉族卷)》付梓·[杭海]中国纹样的西方读解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艺术亮相美国史密森民俗节·专题║ 寻访剪纸,寻访民间
·[陆斯嘉]奚小琴:“剪”不断的回忆·[吕胜中]到处的“小红人”
·[陈畅]另一种维度:当代剪纸·[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