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艺术民俗学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什么是民俗学艺术民俗学

[周星]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04 | 点击数:43557
 

  团花图案在其漫长的演化发展中,尤其是通过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史,它还反复和大量地出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里。实际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共享的吉祥图案或吉祥物也不在少数(祁庆富,1999:22-27)。虽然被称为“团花”的少数民族吉祥图案未必都是由汉族社区传播而来,也并不是所有以圆形构图的少数民族吉祥图案均适合称为“团花”,(例如,西南少数民族中就有一种独特的“太阳花”图案,不宜称之为团花),但团花图案大量和反复地出现在少数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中这一基本事实,依然是意味深长的。

  见诸记录的少数民族团花图案主要有:贵州苗族和仡佬族的蜡染团花图案、云南彝族的团花图案、甘肃藏族织毯的团花图案、内蒙古蒙古族的地毯图案团花和服饰上的团花、北京满族服饰的大团花、四川羌族织物上的团花图案等等(何燕明主编,1990:58-198)。其中,北京满族的大团花图案,和传统汉族士绅服饰上的团花图案及一般所谓“中式服装”上的团花图案可谓是如出一辙。根据笔者有限的调查,在部分纳西族、苗族和壮族社区,妇女们往往坚持穿着民族服饰,而男子尤其是家境殷实的中老年男子,则往往会添置一或若干件中式丝绸长衫,上面通常都会有团寿之类的团花图案。这些汉式服装主要是在社区礼仪等非常之际才被穿出来,很多时候,这也是他们死去时最后的礼服。

  由吉祥图案表现的民俗世界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它还是现代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尤其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近些年来,它在都市社区里也正处于逐渐复兴的趋势。

  从木雕石刻,到砖瓦玉器;从瓷器盆景,到泥塑壁画;从刺绣扎染,到门帘卧具;从食品雕刻,到服饰建筑,……正如上文已经述及的那样,传统的吉祥图案被施于一切可能的素材或质料之上。几乎在中国传统工艺和造型艺术的一切品类中,都不难发现吉祥图案的存在。像宫廷、庙观和祠堂会馆等华丽建筑以及一些民居上各种形态的装饰(郑东,2003;两正君,2003;甘胜利,2003),还有家具和木器、漆器、瓷器、各种挂件、各种绣品、各种首饰、剪纸[5]、年画[6]、招幌[7]、地毯、鞋垫、裹兜(图4)、围嘴、枕顶、面花、糕点模具、绣花荷包、香包、布老虎、虎头帽、纸马、镇物、灯笼、藤编、竹艺、景泰蓝、农民画等等,……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类型或种类的民间美术,都和吉祥图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吉祥图案经常被理解为“民间美术”但它通常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民间美术品类,而基本上是和其它民间工艺美术品类或器物用具相伴而生的,或附着于其上而发挥其审美的、装饰的以及意义表达之类的功能。在不同品类的民间美术之间,吉祥图案也经常存在相互采借的情形。事实上,无论是服务于宫廷皇室的工艺,还是民间自生自灭的美术,吉祥图案都能贯穿通融并相互借鉴,成为中国文化中体现了一般民众观念的最为大众化的符号体系。

  传统的吉祥图案在中国各地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大面积应用,其在各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反复和持续性的存在,说明它依然是中国民俗学当前所必须予以认真研究的基本民俗事象。例如,在笔者曾经调查过的浙江省姚村,整个社区空间可以说到处都充满了由各种物态符号、文字和吉祥图案等形式而一起建构的意义,这是一个民俗的象征世界。从社区公共建筑上各种吉祥题材的雕塑和图案符号,到村民宅屋的对联、题匾、条幅和“中堂画”;从“龙灯会” 和宗祠的有关仪式,到村落的风水传说,还有旨在避邪和求吉的各种镇物,吉祥图案几乎是无处不在(周星,2000)。类似这样,吉祥图案在各地民间的乡土社会里依然存在,并发挥着建构生活之意义的功能的例证,真是不胜枚举。显然,要在具体的社区中发现和理解民众日常生活里的意义建构,吉祥图案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山西省定襄一带乡村,至今民间雕刻门墩(门楼的柱础石,又叫作“迎风”)时,通常依然会在其上刻出“金折子”、“万字迭不断”、“灯笼角”、“龟背图”、“金砖墁地”、“暗八仙”、“松鹤延年”、“双喜临门”、“六合同春”、“一本万利”、“二龙戏珠”等吉祥图案。当地农村妇女“七月十五捏面羊,八月十五打月饼”,所谓“面羊”,其实就是“面塑”、“面花”,造型多有“寿桃”、“钱龙”、“大枣山”等吉祥图案的寓意(王建新主编,1999:1-8,141-148)。陕西省商县一带(今商州)农村的蓝印花布,其图案不仅从民间刺绣吸取了“麒麟”、“狮子滚绣球”、“胖娃”、“仙桃”、“福禄寿喜”等纹样,还从木器家具、庙宇建筑的雕刻绘画等接受了“龙凤牡丹”、“万卷书”、“如意钩”等吉祥图案。当地用蓝印花布制作的被面、床单、床沿、门帘、围裙、枕巾、包袱等,其图案更有“莲里生子”、“凤凰嬉牡丹”、“竹报平安”、“凤凰牡丹团花”、“双喜团花”等(李克昌、席秦安,1988)。无独有偶,在山东省平邑县的老染坊“义聚成”的作品中,也有“麒麟送子团花”的印花布被面(唐家路,2003)。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耿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
下一条: ·[马知遥]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表达
   相关链接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菅丰 雷婷]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
·[黄龙光]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程波涛]论祝寿图像中民俗与文化的共生现象
·[程波涛]文士阶层祝寿绘画的主要类型与表达范式·[朱冠楠]民俗艺术的现代性遭遇
·[罗晓欢]以墓葬建筑及其雕刻为中心的四川清代民俗信仰研究·历经30年编撰 《中国民俗艺术(汉族卷)》付梓
·[杭海]中国纹样的西方读解·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艺术亮相美国史密森民俗节
·专题║ 寻访剪纸,寻访民间·[陆斯嘉]奚小琴:“剪”不断的回忆
·[吕胜中]到处的“小红人”·[陈畅]另一种维度:当代剪纸
·[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温睿]刻痕剪影:“纸破天惊”的民间剪纸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