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应用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是为将民俗学理论应用于社会而创立的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站在应用的角度,对具体的民俗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民俗在当代发展变化,讨论民俗的应用范围、应用对象、应用功能、应用资源、应用前景等问题。比如在民俗旅游、企业文化方面,应用民俗学都大有可为。

    应用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民俗与共同体(社区、民族、民族国家)、民俗与经济、民俗与旅游、民俗与娱乐、民俗与人的全面发展。

 民俗与共同体(社区、民族、民族国家) 
 
    “三人成俗”,一个共同体的诞生也表示维系这个共同体的规矩的出现,一个共同体的灭亡与之相伴而生的规矩自然而然也销声匿迹。

  一个共同体为何需要民俗这就涉及到民俗的社会功能,拿一个民族来说,一个民族成员的成长必须后天习得有关于本民族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不可能都依赖正规的学校教育获得,而民俗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例如中华民族传统服饰、饮食习惯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人人都开的知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也不是在学校里才知道的,这就是民俗的教化作用。民俗还有规范的功能,很多人常常认为规范一个社会往往是道德和法律的责任,但是法律约束社会成员采取的强制手段,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带有底线规范的性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超出了道德规范的底线要求,他就成了一个不道德的人,并为社会公德所唾弃。而民俗对社会生活的约束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接受它的约束。

  正因为上述原因,民俗对社会有维系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的功能,例如,农闲时的各种娱乐风俗(庙会的秧歌表演等)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宣泄和补偿的作用。
 
 
民俗与经济 
 
    民俗与经济的联系具体请参阅“生产劳动民俗”。民俗不同于国家颁布的经济法令,它对经济的作用带有非强制性。在传统社会里,绝大多数时候,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主要是依靠民俗的规范而进行的,直至今日,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仍旧被视为交易的原则,而农业产生也不需要政府官员时时进行监督。“生产劳动民俗”的存在不仅是对政令的辅助,更是对经济生产活动本身的内在约束。

    但是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的形态早已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民俗必定要灭亡,而另一些新的民俗也必定要诞生,例如在传统社会中没有的事物——跨国连锁经营的出现,势必要在我们的社会里形成新的民俗文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文化已经成为经济民俗中一个有待研究的典型现象。


民俗与旅游

    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原始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说,也具有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因而为当今的旅游开发服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文化资源之一。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它的辉煌时期,各地民俗旅游项目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1)品牌经营模式,比如山东长岛县包装推出的“渔家乐”民俗旅游产品,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和市场推销,在发展海岛观光旅游的基础上,以传统的渔家生活民俗为主,结合休闲渔业生产民俗,让游客住渔家炕,吃渔家饭,与渔民一起下海捕鱼,体验渔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这个模式取得了成功,“渔家乐”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业品牌。

  (2)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强调“社区”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旅游景区封闭管理、收取门票的经营模式,把一处完整、鲜活的城镇街区变成一个吸引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北京的“胡同游”、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都属于同类的城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成功范例。

  (3)乡村模式:这种模式在理念上与社区模式有相通之处,都处在有人生活的区域,不改变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但它更多依托于乡村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然情趣。苏州的周庄和同里、安徽的西递村都是有名的乡村民俗文化游的景点。

  (4)生态博物馆模式:是指不移动文物的原始位置,把它保持在其原生状态下的一种“博物馆”建设形式,能够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和原始风貌,满足对文化的“本性追求”。把这种理念引入民俗旅游,最突出的成果是“民俗主题小院”的产品模式。“主题院落”就是就是依托传统民居,把农村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集中展示,一个小院一个主题,形成包含民俗传统各方面的综合产品。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北京郊区的农家“主题院落”产品。

  (5)主题公园模式:是在一处专门为开发旅游而建设的园区内,通过仿造民俗环境、表演民俗节目或生产、生活民俗中的某些活动,形成规模展示来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所展示的民俗是移植复制而来的,是一种“假民俗”,但是它有利于将民俗资源进行集约化开发,实现“工厂化”生产与经营,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模式,在世界各地都被广泛采用。如泰国的“东巴文化村”、南非开普敦的“原始丛林”等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中国则有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典型的主题文化公园模式。

  (6)节庆活动模式:是以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为主题,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两种类型。前者如傣族的泼水节、福建的妈祖节和藏族的达玛节、林卡节等都是这些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在都被开发成独具特色的专题旅游活动;后者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海南的椰子节、新疆的葡萄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吴桥的杂技节和岳阳的国际龙舟节都是大型的主题民俗节庆活动。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民俗与娱乐

    民俗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创造,同时还供人们享受和利用,剥离附着在民俗上厚重的文化、历史等社会积淀,我们会发现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即便是一些比较隆重严肃的宗教习俗和祭祀、丧葬习俗中,也不能排除娱乐的成分。

  民俗的娱乐功能表现在一切民俗之中,其中以节日民俗和竞技民俗表现的最为突出,而民俗游戏和杂艺贯穿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间游戏、民间竞技和民间杂艺是民间娱乐的三项主要内容,三者之间也有交叉复合之处,构成综合的民俗游艺活动。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民俗娱乐活动有:(1)民间游戏类:猜谜语、剪纸、抓石子、跳房子、滚铁环、捉迷藏、猜拳行令等;(2)民间竞技类:摔跤、骑马、射箭、爬竿、拔河、赛龙舟、跳绳、踢毽子、荡秋千等;(3)民间杂艺类:杂技、戏法、各种动物的争斗及表演等。

  传统的民俗娱乐活动不仅能使人们休闲放松,还能锻炼人的体力和智力,增加社会交往,增进民族团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不良方面,比如赌博、打斗和一些利用它来骗钱的伎俩,在大力发展挖掘民俗文化时,对这些方面要注意区分和屏弃。


民俗与人的全面发展
 
 
  民俗与我们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就与社会的个体——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民俗作为一种人人乐于接受的行为规范,通过内化于人观念而起作用,因此人要全面发展首先应从民俗中汲取养料——民俗时时伴随我们左右,民俗包罗万象,民俗神奇的功能可以让一个旧我悄然自新!

(萧放 撰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