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的理想人生与幸福观
传统的吉祥图案,是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以及耕读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方面,在吉祥图案中积淀了各个时代的历史遗痕,也包括它经常所被指摘的那些封建时代的“糟粕”;另一方面,吉祥图案所建构的意义世界,又在相当程度上具有顽强的传承性,并能够为最广大的民众所认知和共享,因此,它从一个侧面充分地反映出了中国民众的人生观和幸福观。
采用妇孺皆知的物象象征符号,以非常通俗易懂的图案形式,建构和表现各种吉利和祥瑞的意义,吉祥图案既体现了民众的生活智慧和文化想象力,同时,它也直接展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世人生所寄托的各种质朴的和夸胀的心愿与欲望。正如乌丙安教授所指出的,吉祥图案以“俗信”的形式,通过对其所内涵的真、善、美的表达,而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幸福人生的向往。
吉祥图案从整体上表现了一个东方帝国的理想世界。君贤臣忠,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物阜民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种族繁衍,健康长寿,时来运转,万事遂心……,吉祥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基本上能够涵盖中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中几乎所有正面的价值,同时,它也反映了一般民众对于国家、社会、宗族和家庭以及个人成功的那些主要的观念。
不言而喻,在吉祥图案中也存在不少具有政治和宗法伦理内涵的题材与内容(朱和平,2001:266),并成为官方(朝廷)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帝制时代和宗法社会,它们对民间文化有着很强的影响和渗透力。诸如表现封建帝制大一统理念的“太平有象”(图16)、“河清海晏”、“一统万年”、“山河九鼎”等,表现官宦意识和科举追求的“加官受禄”、“马上封侯”、“太师少师”、“平胜三级”、“一路连科”、“三元及第”等,表现传统伦常的“五伦图”、“九世同居”、“五子登科”等等,这些图案通常是更多地使用于皇室建筑、衙门和官宦士绅的府第。
但除了朝野士庶对上述理念的大体一致的认同之外,吉祥图案中更多地则是为一般民众所普遍接受的题材和内涵。吉祥图案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义,主要是中国民众对于“福”(幸福、福气、福运等)、“禄”(仕途、俸禄、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荣华富贵等)、“寿”(长寿、健康)、“喜”(喜庆、爱情、婚姻、友谊等)、“财”(富裕、财富、金钱等)、“平安”(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等等涉及现世人生幸福的若干文化概念的基本理解、期盼、向往和想象。长寿康宁,安享天年的祈愿;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科举高中,出人头地的仕宦之途;此外,还有爱情圆满,夫妻和美,喜事不断,开张利市,升官发财,举凡现世人生所有可能的利益,吉祥图案都给予了毫不掩饰的欲望表达。
由中国历史与文化所定义的涉及民众人生礼仪和人生目标的各种价值和意义,均见于吉祥图案和各种追求“吉祥”的民俗表达形式之中。吉祥图案出现在生活的所有重要场合和人生历程的每个重要关节,它甚至建构了无所不在的吉祥意义空间,使得人们随时置身于其中而无处躲藏。我们通过社区的民俗调查和对吉祥图案的深入分析,便可以感知到民俗世相,也感知到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和幸福观。
对于那些稍具抽象性的价值和意义,吉祥图案往往是“观物取象”,通过蝙蝠、鲤鱼、牡丹、松柏、萱草、喜鹊、瓶子、马鞍等等寻常可见之物,将其十分具象和直白地展示和表达出来。正是吉祥图案,才把那些价值和意义也逐渐地渗透到了无文字阶层民众的观念之中。所有这些超越了几多朝代而传承下来的物象符号,无论其典故原本是多么地深奥和难解,它们已经牢牢地扎根于中国民众的民俗知识和理念之中,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和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了。
吉祥图案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汉文化对于现世人生的追求非常执著、非常功利,亦即希望所有的价值和欲望,都能够在此生得到落实。有学者曾指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刻渗透,这一点,我们从对吉祥图案的具体分析中,也能得出大体相近的结论。
在现时代,尽管传统的吉祥图案中有一些题材、内容及其所体现的意义,已显得不合时宜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它所涉及人生幸福和愿望的大多数内涵,依然是中国民众不变的追寻。传统吉祥图案作为依然存续着的文化表现形式,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它将继续在中国民众的生活文化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并将继续为民众所珍重,成为中国民众新的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源泉。
结语:东亚比较的可能性
在东亚诸国的文化史上,包括吉祥图案元素在内的各种工艺美术,也曾有过不少国际间的交流。在东亚诸国的传统文化中,显然各自也都有着为数众多的旨在寓意吉祥意义的物象、象征符号和图案纹饰。其中诸如龙、凤、龟、麟、鹤、鹿、梅、兰、竹、菊、松……等等,也有不少是为东亚诸国所共享的部分。对于这些吉祥寓意的物象、器具、图符和纹饰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自然也应该是东亚比较民俗研究今后的重要课题之一。
笔者不揣浅陋地对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予以初步的解说和整体的分析,除了试图提示一个能够较为形象化地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民众和中国价值观的视角之外,也希望能够为未来可能的有关吉祥图案的东亚民俗比较研究,提供一点必要的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