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专题研讨会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曹幸穗:农业民俗与文化产业开发
——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论坛:会议发言
  作者:曹幸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2 | 点击数:7850
 

曹幸穗
(中国农业展览馆 研究员)

农业民俗与文化产业开发

 

  农业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区域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所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风尚。它包括农业生产习俗、农村生活习俗、乡村岁时节庆习俗、农民礼仪处世习俗、农村游艺竞技习俗和社会组织习俗等等。农业民俗以其特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束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生活行为。农业民俗不仅是一个地区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农业文化,而且是一种约定俗成并世代传承的农业生产制度和乡村行为规则。

  农业民俗文化属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它区别于代表政治权势的官绅文化和代表知识智慧的精英文化以及代表时尚追求的市民文化。随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日渐淡出现代人的视野,随着城市化、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人们在喧嚣拥堵的都市生活和奔波逐利的紧张劳碌之中,开始回过头来向往恬静悠然的乡村生活,开始向往乡村边寨的古老民俗。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返朴归真的文化回归,“民俗和文化产业开发”才成了我们这次会议研究的主题,沉淀于乡村社会的种种民俗事象才成为与“产业开发”相联系的文化产品。

  农业民俗文化开发的最终目标,就是为消费者(旅游者)提供适合他们消费需要的民俗文化产品。任何产品都以一定的消费群体而存在,比如参观、欣赏、旅游、购买等等。与任何经济开发项目一样,农业民俗开发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市场预测、投资分析、利润回报、风险防范等过程。因此,对农业民俗文化的特点、功能、类型和开发条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实施农业民俗产业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9年09月21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温长路:略论民俗中的健康观
下一条: ·叶涛:民间信仰的当代价值刍议
   相关链接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3期目录·“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预备通知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3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1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5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3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2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1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19年第6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19年第5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19年第4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