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
  作者:约翰·迈尔斯·弗里 (John Miles Foley)   译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7 | 点击数:22832
 


 [说明]该文为弗里教授应约特别为我刊撰写。弗里教授为美国口头程式理论的专家,
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刊物《口头传统》的创始人(1986年)。

 
以北美学者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和艾伯特•洛德(Albert Lord)为先驱的口头程式理论,其初创是起因于对一个古代的疑难作出当代的解答。①至少是从公元前500年那时开始,饱学之士们便被那个通常被叫做“荷马问题”的难题——“谁是荷马?”——给纠缠上了。通过那些零碎的痕迹,我们知道被我们称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史诗奇迹般地出现于古代希腊,我们很久以来便听说它们有一位作者,就是荷马。然而这些信息又彼此矛盾百出,况且又明显地带有传说色彩。于是,千百年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搞清楚这两部篇幅宏大的诗作(共计约28000诗行)是被怎样创作出来的? 它们是某一个人抑或是若干人的成果?“荷马问题”对于理解这两部在西方文学传统中最为古老的和重要的著作意义不凡。
 
缘起 
当米尔曼•帕里于二十年代开始其研究之际,关于荷马问题有两种通行的说法:所谓的“分解派”(Analysts)相信,各种迹象表明荷马史诗是汇集而成的作品,我们见到的文本是由许多短小的诗作汇编而成的。他们进而争辩说,若想透彻地理解荷马史诗,就必须对其进行“分解”,直至其构成单元。另一阵营“统一派”(Unitarians)则坚信是有一位大师独自创作了这两部史诗,他们力图无视分解派指出的史诗中在语言上和情节上的前后矛盾之处。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获胜,在“若干荷马”和“一个荷马”之间,学术探索长久徘徊不前。
帕里断言这两派的说法都不正确。他解释说荷马史诗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的产物,其跨度长达若干世纪之久。流传到我们这时的,与其说是文本的成品,勿宁说是许多年来由许多诗人唱给许多听众的歌的一个最晚近的和完善的版本而已。他不久之后又认识到这样一个史诗演唱传统只能是口头的——歌手荷马及其同行们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创作和反复补充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帕里的主要建树是,荷马史诗只可以在有限的意义上理解为文本,其真正的本质则应该到其表演中的创作。到其口头传统中去寻找。 
 
田野作业:南斯拉夫活的口头史诗传统 
从荷马文本中重新发现的口头传统,不过是一种大胆的推测,它完全是建立在文字文本之上的一种解释。帕里意识到为了检验一种吸引人的理论的效用,他必须到活的口头史诗传统的实验场上去测试它。为了这个缘故,他和他的同道艾伯特•洛德不久后便奔赴前南斯拉夫,在那里史诗传统依然盛行,使他们可以考察一个真正的故事歌手(gusiar)是怎样在演唱中创作他的诗作的。从1933年到1935年,他们遍访这个国家,用一种特制的装置记录这类演唱。他们在六个地区内工作——多数就在黑塞格维纳的中心——测试了数以百计的文盲歌手。通过他们的当地译员尼古拉•伏日诺维奇(Nikola Vujnovic)的安排,他们返回美国时携带了数以千计的吟诵史诗的表演录音,这些是南斯拉夫的传统的珍贵样本,将以之与从古希腊流传至今的那两部诗作进行比较。
 
口头理论在比较中演进 
米尔曼•帕里在返回哈佛大学他的教职后不久即去世(1935年),洛德继续了他们共同的工作,完成了一长串的文章、书,以及编纂成果。②这些出版物将口头理论从两大传统——来自前南斯拉夫的活态史诗与古希腊的来自口承的史诗——之间的比较,推广至迄今为止已经运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超过100种语言的传统之中。在他撰写于1960年的奠基式著作《故事的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中,洛德便已开始着手扩大这一理论的适用范围,将它运用在古英语。古法语及拜占庭时期希腊的传统之中。③通过展示这些以手稿形式保存下来的传统如何在结构上与南斯拉夫口头诗歌彼此相近,他强调了它们在起源时的口承性质。其实早在1960年,口头理论的主要努力方向亦甚为清晰:从与南斯拉夫传统的基本类比研究中冲出来,进一步挖掘诸多古代的和中世纪的文本中所具有的口头传统的本质。
这一学术拓展并未止于手稿形式的传统,而是远远走进了对活态口头传统的探究中去。迄今为止,口头理论的影响已进入非洲、亚洲的印度、美洲印地安(每一地区中又包括许多彼此相异的传统)、澳洲的土著、中亚(突厥)、南太平洋,以及其他一些语言区域。在绝大多数考察者的心目中,这无疑是最为健康的发展了:只有通过口头的和来自口头的作品之间的类比对举,我们才能够开始领略跨越国界的重要性以及口头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性。
在英语出版物中在传播口头理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学术刊物《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它创刊于1986年,主办者为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这份期刊的宗旨是提请各领域的专家们去注意在那些平行相邻的领域的研究和学术进展状况。举例来说,就是欧洲口头传统的专家可以有机会读到关于非洲传统的文章,从而可以对照各自的发展。《口头传统》长期致力于扩大国际间交流,建立学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以往他们常由于彼此在规则上的差异而缺少对话的机会。在未来的岁月中,这一刊物将继续刊载关于新发现口头的和来自口头的作品的报告和分析性文章,同时仍然刊出对某些特定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历史评述这类概括性文章。我们特别希望印出更多关于中国传统的文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小熊诚]作为自省之学的中国人类学*
下一条: ·[周越]“做宗教”的模式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
·[蒋雪秘]表演中的创作:浅析程式与表演的双向建构·[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
·[朝戈金]口头诗学·[埃尔默]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
·[赵学清 孙鸿亮]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巴莫曲布嫫]约翰·迈尔斯·弗里
·[张多]口头传统的生活方式:读《故事的歌手》·青年学者朱刚荣获“洛德口头传统奖学金”
·艾伯特·贝茨·洛德百年诞辰·艾伯特·贝茨·洛德生平简介
·[刘文江]西北民间祭祀歌中的神话范型、典型场景与主题·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朝戈金:创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国学派”·朝戈金会长在哈佛大学发表学术演讲:“帕里─洛德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林岗]荷马问题:一个西方学术史的故事·[朱刚]从传统到个人:石龙白曲的传承机制及诗学法则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