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常建华]清代的文昌诞节
——兼论明代文昌信仰的发展
  作者:常建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9 | 点击数:33304
 
 
  二、清代及民国地方志风俗志的文昌诞节
 
  为了具体了解清代文昌诞节的形态,我们对地方志中岁时节日风俗的记载做一考察。我们依据六卷本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分地区进行论述。
  (一) 华北地区
  根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制成下表:
  表一:华北卷文昌诞节一览

序号
地方志
年代
节期
                            
页数
1
顺义县志
民国
初三
文昌诞辰,演戏庆贺
20
2
良乡县志
康熙
初二
绅士祀文昌帝君
37
3
蓟州志
康熙
初三
文昌诞辰,演戏庆贺
56
4
蓟县志
民国
初三
文昌诞辰,演戏庆贺,今废止
58
5
无极县志
民国
初一
祀文昌
117
6
永清县志
光绪
初三
文昌诞辰,演戏庆贺
303
7
保定府志
光绪
二日
士祀文昌帝君
305
8
清苑县志
同治
二日
士祀文昌帝君
307
9
五台县志
乾隆
初三
文昌帝君圣诞,各处献戏
563
10
保德州志
民国
二日
士子诣文昌庙进香
565
11
介休县志
嘉庆
初二
祀文昌奎星,兼祀城隍
592
12
交城县志
光绪
初三
祀文昌帝君
597
13
孝义县志
乾隆
初三
士子祀文昌神
603
14
石楼县志
雍正
初三
祀文昌,合学绅士会于庙
604
15
乡宁县志
乾隆
丁祭
春秋丁祭日,文士设东南西北四会,祀南山文昌魁星毕,宴享馂余,谓之斯文雅会
682
16
乡宁县志
民国
丁祭
春秋丁祭日,文士设东南西北四会,祀南山文昌魁星毕,宴享馂余(旧志)
685
17
绛县志
光绪
初三
祀文昌帝君
702

  以上17条资料中,第4、16两条是追述,而且与清代旧志重复,可以不计,则总共为15条。其中康熙2条、雍正1条、乾隆3条、嘉庆1条、同治1条、光绪4条、民国3条,康雍乾时期6条,嘉庆以后9条,说明嘉庆以前华北地区已有文昌诞节,嘉庆以后继续发展;华北卷所收清代方志总计185种,有文昌诞节的12条,约占6.5%,185种当中乾隆50种、光绪64种,数量较大,而这两朝有文昌诞节记载的方志并不很多,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夸大文昌神信仰在这两朝的发展。上述事例分布在今北京(序号1-2)、天津(序号3)、河北(序号5-8)、山西(序号9-17)地区,各地区分布比较均匀。祭期在二月初一有1例、初二有5例、初三有8例、丁祭日有1例。文昌的祭祀者主要是绅士,敬神一般要演戏庆贺。祭祀文昌也有一起祭祀魁星、奎星兼及城隍的情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网站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鹏]汉高祖刘邦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下一条: ·[郑志明]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