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先生
主持人: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后,现在的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了,我觉得经过了一个反思的过程,在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开始更多地追求来自于精神的,来自于精神回归的一种东西。我觉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这一块,大家会感觉到它应该是存在于我们广泛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聊一下台湾那边,您觉得那边的民俗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林明德:
我投入了三十年,而且一直在解决问题。发现民俗的底蕴是多元素,这个元素是相当具有魅力的,包括我刚才讲的服饰,过去在台湾还有昆曲,包括台大的教授和中央大学的教授,我们在1980的中后期就在推动这个了,包括让一些名教授帮忙过来教,到后来有了一定的人口,不得了。后来顺理成章,2002年提拔到联合国教科文文化遗产了,我想如果没有民间的推动,就不可能有后来这样一个成果。在台湾,在我的理念里面,越发现越能发现它的奥妙,我说民俗是艺术的土壤。
林明德:
比如说传统小说和民间故事,吸收了印度的流浪者之歌,他发现在台湾也有一些东西可以寻找,比如说民俗、体育、太极拳、气功,他也经常去练,是为了避免运动伤害,从传统里面找出元素来创意,我一看就清楚了,里面解读了哪些元素。我想台湾在追溯民俗,也在整合,特别是研究领域里面,我们不限于单打独斗,如果有一个团队来,包括宗教学者、建筑学者、戏曲学者、舞蹈学者等等,民俗其实是有机的存在。民俗是针对精英而谈的雅俗,我们把它比喻成冰山的一角,其实很多都是来自于民间的。给我们的启发是,民俗越研究,越发现它不是边缘化,其实它一直在大众里面,我们应该清晰地挖掘,找出代代累积下来的智慧。这个智慧你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它确实存在。
主持人: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没有发现。或者说身边不缺民俗,而是缺少提炼。
孟白:
过去时代的民俗,实际上就是一个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举止、言谈,到现在来看,好像和这个时代的时尚、平时日常生活举止不太一样了。我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实际上来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这是任何一个民族没有的,实际上就是靠这个文化传统,狭义来理解可能就是文化知识、科技,广义来理解包括农耕、饮食等等。每一个传统,确实像林先生讲的那样,视而不见,但如果一旦碰到契机或者是触及,就引起关注了。比如说前两天韩国的端午节,马上引起咱们国内,包括腾讯网还有其他一些门户网站的很多网友,群情激愤,就像一个地下河,不触动谁也不知道,一旦触动就不行了。
主持人:
孟白先生是做出版的,您从出版-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出版人,您觉得他们研究的东西在做出版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在哪儿?
孟白:
涉及到民俗的内容,从出版角度来讲,实际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面向大众的,也就是说让大众能够了解的,就是民俗的那些内容,包括我们出了一些书,以图文的形式或者是纯文字的形式,甚至还有音像的形式,来展示民俗的一些仪式、活动、舞蹈、艺术、剪纸,这是一类,主要是面向大众,另外也是一种传承,因为有些东西在消失,我们用出版物来记录下来。还有一块,是学术出版物。因为学者现在所在做的,不管是刘先生,还是林先生他们所代表的团体,对研究工作、抢救工作,或者是对抢救工作的指导工作,这是专家、学者需要做的事情。这些指导总需要体现出来,不管是教材、专著、论文等等,把这些出版出来,才能给大量的官员、公务员、学生、老百姓、工作人员进行一种培训和指导,实际上专家所做的事情当中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这个方面。同时还有一些记录的功能。这些书,一部分是面向大众的,同时为学术研究成果、展示而服务的。顺便说一句,这样的书肯定是亏损的。
孟白:
除此之外,以前中国民协办了一个杂志,是面向这个方面的,也是一个学术杂志,停刊了几年,2004年我知道了这个事情,而且我知道很多学者很痛心疾首,国内就有这样一份国家级的学术刊物,结果停了好几年。后来我说我们来办这个事情,所以从2004年开始,我们出版社和中国民协一起来办这个期刊,叫《民间文化论坛》,办这个期刊主要就是展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台湾学者金荣华等的支持,还有北京和各地学者的支持。
刘魁立:
反响相当好。
孟白:
这个期刊也是亏损的,但是这个平台,包括昨天有两位台湾来的学者,说你们这个期刊应该办下去。
主持人:
插一个广告:网民朋友大家好,您正在关注的是腾讯读书频道,正在举办的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的专场访谈,今天有三位朋友,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先生;台湾国立漳化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副校长、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副董事长林明德先生;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先生。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们进行交流。那么台湾那边出版社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呢?
林明德:
这一块的出版物过去是相当冷门,其实在台湾的民俗研究也一直不断,但是这个风气配合一个寻根的工作,特别是我们营造一个概念出来,各地区自主地挖掘一些民俗。我们扮演一个推动的角色。在我所看到的,长期在这边耕耘的汉声杂志,大概已经是三十多年了,就像出版界的老大哥,里面的土楼、稻米或者是服饰的专集,都是非常专业的,在两岸挖了很多的宝,我想民俗的魅力也可以从这里见证。这是一个很寂寞的年代,但冷门被肯定了很不容易。台湾的民俗艺术丛书,大概官方也出了一些,目前是因为在台湾有乡土教学的课程,所以必须要有乡土教材,所以很多出版社也使尽看家本领来出书,包括我自己也在推一套,叫台湾民俗综艺丛书,已经办了三年,包括宗教、传统建筑等等,预计有60本,这是长销书,书店有些书是畅销,畅销流行起来的就是常销书了,在台湾也有一定的市场。
主持人:
常销书也是利国利民的。
孟白:
民俗的内容很适合出常销书,不太适合出畅销书。
主持人:
大家要想了解民俗方面的知识,可以看学苑出版社那边出的书籍。这次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确实有很多议题,我也看了一下。您觉得在新世纪,我们两岸在民俗研究方面,如何达成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地对两岸民俗文化进行开发?
刘魁立:
这次会上,王秋桂先生做了一个领队,同时还有林明德会长,大家都有一些共识。提出来这样一项直接的,就是可以产生效益的要求、希望,叫做搭建交流的平台、构建一个合作的机制,这两句话可能在这次会议上,初见端倪。比如说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家有一些经验交流。比如说我们这里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台湾的这些同行也在各个大学里面、研究机关里面培养硕士生、博士生,首先他们的研究方向,包括他们的题目、大体上工作的进程和成果,我们都可以互相交流。过去不然,过去没有这个机制的时候,或者没有这个平台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做过了的题目,但我们并不知道,并不能把他的研究成果作为我们的一个基础、工作前提。
刘魁立:
第二,学者本身不断地有非常多的著作,彼此之间也缺少这种交流。再有,这次由孟社长提议的论坛,我们希望今后能够变成一个大家共同来进行学术对话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大家也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其次我们通过网络,我们内部会有一个网站,比如说民俗学会有自己的网站,台湾方面也有自己的网站,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来进行这方面的交流。总而言之,无论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这样一种网络的办法,或者是通过其他的,包括在杂志上的交流,今天王先生也说在杂志上有一个通讯的栏目,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成果。再一点就是今后的合作,我们分别都提出了一些相关题目。
刘魁立:
我当时也说这可能是随机的,就是根据经费的情况、课题的情况和时局要求的情况,我们会分别地针对不同题目来进行关注。比如说王秋桂先生提到的一个题目,对应的村落我们进行研究,一个村落可能在福建,另外一个相应的村落可能是在嘉义,这样彼此有非常相近的特点,包括人口的交流、迁徙、文化特质,都有非常多可以进行相互比较的地方。这样的研究出来的话,大家可以看到文化是如何变异的,文化在另外一个环境下怎么生成、发展的。还有庙会,台湾方面有很多庙会,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庙会,对于庙会的专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借鉴来。还有节日,节日应该是民俗最好的精粹,包括民间音乐、民族舞蹈等等都在这里进行集中的展演,节日的研究很重要。现在,大家天天都在过节,我们天天感觉到节味浓了或者是淡了,但是对于节日的认识很差。现在好像是熟视无睹,实际上我们天天都在这里,仿佛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什么是散文,却不知道。告诉你,你天天说话,天天唱歌,说话就是诗歌,唱歌就是散文。我们天天都生活在民俗里,但是缺少对它的研究。比如说我们现在过年,年是什么,我们怎样过才算是好,好象我们都考究不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腾讯读书 2007年03月18日16:5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