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之后,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于2009年9月5日~6日在北京温都水城顺利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民俗学会、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和学苑出版社共同主办,会议中心议题为“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出席会议的有刘魁立、王秋桂、郑培凯、钱超尘、曹幸穗、孟白、金泽、赵世瑜、王嵩山、陈益源、高丙中等来自大陆、港台和韩国等国家地区的专家计20余人,分别从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文物考古学、中医药学、音乐和戏曲等学术领域围绕此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叶涛教授主持开幕式。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在学术研讨中,王秋桂先生首先阐明“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并不是对立的现象。民间信仰及其表现于语言的神话、传说和表现于行动的仪式是任何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文化是一有机体的看法,需要整体观照。
接下来的报告中,几位学者从不同角度集中探讨民间信仰问题。赵世瑜教授以近期关于华琛“神明标准化”的讨论之反思为切入点,探讨“民间信仰研究如何推进”。他指出,回顾民间信仰研究时,已经提出了哪些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比如“祭祀圈”等术语,值得反思。在反思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以后应该如何做。其次,在如此之多的一种共性的学术观照之下,需反思是否取得了跨学科的方法论上的共识。第三,对大陆而言,当下的民间信仰研究,是否逐渐导向对策研究、商业化考量等需要反思。高丙中教授在题为《30年的民间信仰表述路向:从他人的传统到自我的文化》的报告中,以30年为一时间段,回顾了1919年以来三个30年的民间信仰表述情况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萧放教授对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的内涵、历史境遇等问题都了详细阐发,建议恢复民间信仰的中性状态,人为干预民间信仰的重建。陈进国副研究员在《全球视野下的民间儒教实践:以台湾一贯道的转型为例》的报告中指出,一贯道是当代台湾社会影响颇大的宗教结社团体,其“以儒家为体,以道家为用,以佛家为象”的多元包容的传道策略,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一贯道从一个民间教派向准世界宗教的现代转型,而且有效地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用客观的学术视角而非意识形态的眼光来考察当代一贯道的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反思中华文化的展示方式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陈益源从民间文学体裁切入,揭示台湾民众是如何借助宗教信仰,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对灾难的理解与态度,以此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理治疗。余少华对世纪初香港民间传统音乐做了综览与管窥,他以香港礼俗、传统宗教及民间信仰为题,集中讨论道坛佛社及殡仪馆传统音乐的承传及实际操作问题。他指出,21世纪极度国际化的香港,其民间社会所包容的中国传统礼俗、民间信仰及其相关音乐等异常丰富并承传了相当的中国传统。这些民间宗教信仰的音乐传统,是在一个极度商业化及混杂的社会环境中流传下来。
曹兵武根据考古发现与文史研究成果,对华夏传统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做了分期论述,分别为区域性文化传统的形成阶段、华夏传统的胜出阶段、华夏传统的普世化、华夏文明的轴心化时代,认为,这大致代表了中华帝国形成的文化基础和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文化演进的主要脉络。曹幸穗立足农耕文明,对农业民俗与文化产业开发等相关问题做了论述。钱超尘和温长路两位中医药学教授则分别对宋本《伤寒论》的版本学和民俗中的保健观做了详尽阐发,推重祖国中医文化。潘守永认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行政推动力、学者、专业团体和社区以及假想的西方等四种力量的平衡与协调。
与会专家对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诸问题的探讨各有侧重、又彼此呼应。最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研究员为这次研讨会做了诗意的总结: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这个题目,30年前不可能存在。这次会议讨论的非常热烈,因为我们离开它太久了,我们太想念它了,我们对它有需求。“非遗”作为一项工作,除了它本身的意义之外,对久违了的文化是一种恢复和重建,可以说是文化领域的一次拨乱反正。今后对于民族传统的呼唤,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