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萨满文化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萨满文化研究

[乌丙安]满族兴起时期的天兆天命观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2 | 点击数:16873
 

  在古老的民俗信仰中,对大自然的信仰几乎占据着全部信仰的支配地位。特别是在一些发展阶段处于人类社会较早期的民族当中,自然崇拜往往统治了整个生活。满族尽管在1644年5月入关后很快全面吸取了汉族先进文化,并对人为宗教也开始了不同程度的信仰;但是,在1583年努尔哈赤以13副甲起兵后的60年间,满族信仰仍处于原始信仰范畴。从大量满文档案中的民俗实录看来,满族兴起形成时期的民俗信仰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不论这时汉族的佛教、道教和藏、蒙族的喇嘛教怎样向辽东渗透和影响,然而满族却依旧沿袭了12世纪初女真人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信仰,对“上界”的“天”,“下界”的“地”,保留着浓厚的自然灵物崇拜的特点。其中对天的信仰仍居于首要位置。甚至到了满洲贵族在北京建立了帝制统治之后的很长历史时期内,这种天灵信仰仍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它的原始面貌和民族特色。

  天灵信仰在大自然崇拜中属于对天体现象信仰的范畴。任何民族的祖先,当他们处于生产极其落后、生活命运还远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往往都要仰赖天体威力成为“顺已”、“助己”的力量。于是,以天为大,形成了高于一切的无形有灵的主宰。对天的崇拜,也自然形成了居于一切崇拜的统率地位的至高信仰。满族兴起时期,信仰更是如此。他们十分注重取法于天,大凡用事、用人、用兵,一概离不开有“天灵”、“天意”、“天理”、“天助”、“天佑”、“天命”做出种种解释。

  满族上层贵族在这个时期充分利用了天灵信仰,全面动员了人民,调集了整个民族的实力,为建立起自己的军事政权起到了有效的舆论作用。因此,对满族兴起时期天灵观的探讨,对了解满族的发展,满族固有文化的特点,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满族兴起时期的天灵信仰是具有多样性的,以下只从最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予以分析论述,就可以窥视其本质。这三方面是:一、关于天“兆”的信仰;二、关于“祭”天的形式;三、关于立“誓”的仪礼。

  (一)天兆

  满族的天灵信仰往往表现为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所显示的“预兆”的信仰。对这些“兆”的判断,构成了一系列天灵显现的奇异说法,这些说法便有力地反映并影响了人们的天灵观。

  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时,对于天“兆”的信仰在满族当中十分风行,往往占有支配地位。据满文老档记载:1607年努尔哈赤征乌拉部时,曾一再于阵前强调“淑勒昆都仑汗”(努尔哈赤)“有天佑雄威”,乌拉部首领布占泰虽然兵多,也敌不过他。如,是年3月20日的一次战斗中,努尔哈赤二子各率五百兵击败布占泰一万兵的记录说:“打败那兵的时候,天气晴朗。到夜里立营时,一瞬间就下雪变冷了。在战斗中受伤的人败走时,因出汗而脱下甲的兵,很多人被冻死了。这正是所谓天助神佑。在出征时有吉兆,明亮的光线射在我军的大纛上,随后击溃了拦截通道欲杀我军的布占泰率领的一万兵。”1从此以后,所有关于“兆”的记录,都显示了这一特点。如:

  1607年“秋9月,有星光出现,向着东方的辉发,7、8夜后才消失,从那以后在西方又有一星光出现,持续一个多月。……9月14日,围攻并占领了辉发城,捕杀了城主拜音达里父子。”2

  1611年“10月朔日,淑勒昆都仑汗出来祭纛后坐下了,在乌拉大城北出现了从东向西横贯天空的白兰光……同年12月,天的光从乌拉方面,越过淑勒昆都仑住的南楼子南面,直到呼兰哈达。……汗遂击溃乌拉的布占泰汗3万兵,杀万人。……灭绝了在乌拉国几代相续称汗的统治,夺了大城。……那两次天空出现光线,就是把乌拉国人带来的预兆。”3

  这些“吉兆”的记录在当时并非杜撰编造,恰是满洲贵族兴起时天灵观的展示。他们把天体自然现象紧紧联系到自身的部落统一战争上,以验吉避凶,他们并不是以此拢络人心,而是虔诚地信仰这一切异常的“天兆”。所以,才自然地导致出努尔哈赤称汗即位上尊号为“天命”的结果。

  丙辰年,即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58岁,这时他完成了连年征战统一了各女真部落之后,已初步巩固了军事、政治、生产三位一体的八旗制度。满洲族走上了新的胜利阶段。天灵观支配着上层贵族的政权观念,促使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大金国”,又称“后金”。正月朔,壬申日上层召开的诸贝勒、诸大臣会议公布说:“因我国没有汗,生活非常困苦,所以天为使国人安居乐业而生汗,应当给抚育全国贫苦黎民,恩养贤才士,应天命而生的汗上尊号。”4于是努尔哈赤即位为帝,上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建元为“天命”。5

  满族第一个帝王的尊号和年号与满族的天灵观有直接关系。“天命”已经十分清楚地道出了这种信仰的原意,尊号的满文原意也是“天任命的抚育诸国的英明汗,”6这里“天任命的”含意非常重要。在称帝前的部落战争中,努尔哈赤便一直建立着一种信仰,即“天助”、“天佑”,俱在于“我”,相反,“天谴”、“违背天意”,俱在被征伐诸部及“尼堪”。7因此,“天子”的原始观念早已由天灵观发展到政治观念上了。这一点,各族统治层的信仰大同小异。据记载:汗在聚众议事时常自称“天任命汗,汗任命诸大臣”,“靠天保佑必定会富裕起来”,“抚育天委托给的国人,天也会嘉奖”;8又记载说:“两大军会战时,敌人射的箭,砍杀的腰刀,刺击的枪,天神都会让避开挡住,很少受伤。淑勒昆都仑汗兵射的箭,刺的枪都使之穿透敌甲,用腰刀咔喳一声便砍倒,这不是天佑神助吗?”并记载汗“即使天佑,心里从不怀一点骄傲”9。这些用满文记录在当时第一手官史资料的内容,都是满族兴起时天灵观转移部分的最真实的最朴素的反映,这在以后的所有正文中是看不到的珍贵资料,对我们了解满族形成过程中天灵观的信仰传承及其作用有重要价值。

  “天命”汗的即位和建国进一步把天灵观扩大化,几乎渗透到满族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中。这可以从汗即位后的一系列“吉兆”的记录中看到。天命元年(1616年)“5月,下了蜜蜂雨。出赫彻穆路,去十八岭打猎,进入托喀路时,雨一滴一滴地下。那以后,可以看到在柞树叶上有玻璃般的光彩。舐舐是甜的,正是蜂蜜。汗一面舐一面说:‘这可太好了,诸贝勒、诸大臣也舐舐’,让大臣们都舐。”又天命二年(1617年)“4月24日,中午,在7百里的地方下了蜂蜜雨”。还有,天命元年征讨叛变的萨哈连部和虎尔哈部时,出现了江河横贯结冰助师得胜的“吉兆”。原记录说:“从前萨哈连江在11月15至20日才结冰。松阿里江在初十至十五或5天后结冰,大英明汗出兵时,10月初就结冰了,所以汗的兵在初五渡过了萨哈连江。那时,东西边都没有结冰,在恰恰对着我兵进袭的村寨象架桥一样横贯着二里结冰处,进攻时,……我兵全部夺取了凭借乌拉河尚未结冰仍居在萨哈连的十一村,然后全部返回了。当渡那河时,来时渡过的冰破了,在那西边的地方,却像去时渡过的一样又结了冰。在那里渡过后回来时,冰又化了,以后在冰冻时期又对了冰。随后迫使阴达珲塔库喇喇部,诺洛部,实喇忻部三部投降。”尽管在记载中也说又“先前别人都说是虚伪不实的事”,但官方仍认定是“天谴责”叛军,“所以未到季节,就像架桥一样横着结了冰。……在这里并排40匹马前进,不像虚夸横贯结冰的事。”10某些自然现象的异常状态变成了传说并载入史册,正是天灵观再现的生动反映。他们笃信这些“瑞兆”都紧紧关联着民族的兴起,特别是紧紧关联着他们“天命”的“英明汗”。同时汗也自信自己是“吉祥”的化身,“奉天承运”的天子,对各种“瑞兆”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扩张其势。

  据载:天命三年(1618年)“戊午年,大英明汗60岁正月十六,天刚亮,出现了黄色明亮的光线,贯穿在西沉的月亮中间,那光线像布幅一样宽,从月亮向上有二竿,向下一竿多长。”于是,汗借此兆宣布说:“我已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出征。”1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爱屋及乌、爱乌及屋都好

上一条: ·[刘锡诚]富育光《萨满艺术论》序
下一条: ·[成沐恩]走进满人与鹰的记忆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
·[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大型民俗实践(活动)主体及动力现状调查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张可佳]明清时期河南浚县碧霞元君信仰的载体及其功能·[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民俗现场暨文化变化进行时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