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刘志琴]礼俗互动是中国思想史的本土特色
  作者:刘志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8 | 点击数:10627
 

  习礼成俗更是民间的崇尚,乡规民约多取之乡例、俗规而礼制化,有关族规、家法、形诸文字,悬于大堂,传之后人,以达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 的目的。族长可请求官府给予宗谱钤印,获得官方认可的权威性;官方更乐意支持民间组织进行劝善教化,礼与俗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增强。明代的碑刻标明 :“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 宋代的乡约强调“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礼俗相交的教化是如此深入人心,诸多话语如: 化民易俗、树俗立化、观化听风、移风崇教、变俗易教、敦励风俗等成为思想家的流行话语,认为教化之深可以“化及豚鱼”,教化之力如风吹草伏“化若偃草”,教化通行可致“四海承风”,教化远播“云布雨润”能润泽天下,诸多佳言美语,都在于颂扬以礼对俗的整合。

  礼俗整合的效果,使得礼中有俗,俗中有礼,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盛行在西周的乡饮酒礼,上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以前氏族社会的遗风,下传至清朝末年,其敬老、尊长、咨询、议政的古风一脉相承,连酒会的程序: 谋宾、迎宾、献宾、旅酬和送宾的礼仪也大同小异,这是礼,也是俗。礼和俗的互动,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由于礼和俗的高度契合,使这一古礼传衍三千年之久,世界殊属罕见。正如《资治通鉴》的预言: “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柳诒徵就指出,以礼俗治国“博言之,即以天然之秩序(即天理)为立国之根本也。”在世界上并不乏有遵循天然秩序生活的民族,但在中国“礼俗之界,至难划分。” 是为中国特色。与此同时,社会学家费孝通经过社会调查,提出中国基层社会本于礼治秩序,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的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思想家经常运用礼、智、仁、义、诚、信、和、中庸等概念,其中的礼,不仅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制度的实体,更是唯一经过现代社会学家论证的,具有涵盖社会上下、贯穿精神、物质,得到全国各地最大范围认同的价值观念。这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覆盖面最广,传承力最顽强的重要原因。

  遗憾的是,现代学者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多以西方思想史为参照,致力于精英思想研究,殊不知礼俗社会的存在,以礼化俗的教化使命,推动了精英思想的社会化,有关礼俗思想、日用之学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命题,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研究中国思想史,应该突破观念史的局限,贴近社会生活考察,从礼俗互动中把握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这是历史的实际,也是对中国思想史价值的重新评估。

  (原载《东方论坛》2008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儒学网 2009-02-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下一条: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相关链接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刘晨]“墓神”后土的诞生·[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
·[何斯琴]日用礼仪类书与礼俗互动·[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