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刘志琴]礼俗互动是中国思想史的本土特色
  作者:刘志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8 | 点击数:10047
 


  一、前沿学科的困惑

  历史学有许多分支,各门专业的命运并不一样,有的从大热变成大冷,如农民战争史,文革前是大陆最热门的专业,仅以发表论文计算高达3000多篇,位列史学论文之首;文革后,继续坚持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学者已寥寥无几,近代史所由罗尔纲一手创建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在史学界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今已后继无人。文革前的大陆研究所没有一个文化史研究室的建置,也没有一个大学开设文化史课程,改革开放后文化研究率先复兴,一浪高过一浪,如今几乎没有一个大学不讲授文化史课程,文化研究遍地开花。像这样大冷大热的起伏,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不少见,但有一门学科例外,那就是中国思想史,从建国以来长盛不衰。文革中反右,批儒评法,各科萧条,它一枝独秀;文革后反左,思想解放运动更促进了它的兴旺。中国思想史在大陆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左右不倒,一路昌盛。这说明当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思想史研究成果中吸取资源,现实的需要使得思想史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前沿学科。可这最前沿的学科,当今面临最困惑的问题,这首先在哲学界有强烈的反应。

  中国思想史是随着近代新史学而产生的新学科,它并不等同哲学史,也远比哲学史的内容更丰富,可在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又依傍哲学史而建立和发展。哲学史是外来学科,“哲学”这词也是古希腊的用语,并非中国固有的词汇,19世纪末由传教士引进,成为西学的话语之一,而对“哲学”概念作出最早解释的是王国维,他说:“ 夫哲学者,犹中国所谓理学云尔。”又说:“ 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 把西来的哲学等同中国的理学,这说明中国学者最初是参照中国传统思想来认识哲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以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可这部著作给金岳霖的感受却是:“ 难免有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 胡适不仅把中国哲学史写成西方化的哲学史,就其笔下的哲学史与思想史也难分难解,他对中国哲学的看法是: “哲学是新旧思想冲突的结果。”在他演讲《哲学的将来》时,断言:“ 将来只有思想家,而无哲学家。” 是他对中国哲学失去自信,而产生以思想史取代哲学史的念头,所以在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后,就着手撰写《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以把他这一观念付之实践。此种套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和框架,写就的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学人来说,既不生疏,也不熟悉。许多哲学概念,如感性与理性,个别与一般,存在与本体,假设与实验,唯物与唯心等等,是中国传统典籍从未应用的语词,在观感上是陌生的,在内容上却依然相识,因为阐述的对象和内容仍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所以这新型的学说对中国人是不生不熟,从这方面说,中国哲学史从一诞生就成了夹生饭,这也势必带来预后不良的后果。

  用西方哲学的观念和方法解释中国思想家的思想,这一思路主导中国思想史研究将近一个世纪,这也造成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边界长期混淆不清,只是到近几年才有将这两者相区别的自觉。试看现代著名的思想史或哲学史的著作,无论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卢的《中国思想通史》,钱穆的《中国思想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杨荣国的《中国思想史》等等。诸多著作是哲学史又似思想史;是思想史又似哲学史。这两者所以很难区分,是因为思想史用以分析对象的概念,阐述的体例和框架与哲学史大同小异,学术语词极其相似,所以这两者是有分别而又无分别,这已成为当今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通病。因此有的认为这是西化的中国哲学,并非是中国的哲学。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世纪,竟然遭遇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诘难,哲学面临如此重大的困境,自然也成为思想史的困惑,这种困惑可不一般,实际上是以何种观念构建自己的理论系统,是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更为尖锐的是,哲学研究者提出中国哲学在哪里? 更有甚者认为,中国无哲学! 怎样解决这日益增长的困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议论者最多,呼声最高的是贴近生活,建立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由此带出中国思想史的建设问题。汤一介先生提出,从中国典籍中发掘解释系统,创建不同于西方的解释学 ;娄于烈先生倡议建立人间哲学,让哲学融于生活, 与生活保持同步前进 ;李泽厚先生将生活提高到新高度,认为生活是历史的本体 ;黄玉顺先生倡议,回归生活,重建儒学 ; 葛兆先生认为思想史应扩大到一般知识和信仰的范围 ;本人则以为,思想史要阐明精英思想的社会化,重建礼俗文化的知识系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任继愈先生在2001年国际汉学会议上提出,研究汉学必须从生活文化入手的见解。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至理名言。若说中国文化可谓千姿百态,博大精深,观念形态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为什么当代汉学研究要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入手? 人人都习已为常的生活,竟然成为研究中国学的切入点! 这给中国思想史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二、贴近社会生活考察思想特征

  中国思想史在当今已有许多专业分工,如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等等,毫无疑问的是,哲学思想由于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则性,在各门专史中具有高幄建瓴之势。

  哲学并非是拘守一国之门的学问,它有人类性,不分民族、国别,中外古今,也不论文明发展的先进和落后,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要对人类自身的来源、生存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解释,这是一个族群如何生存和发展,不能不具有的人生态度和对世界的认识。其中最有普遍性的是三大问题,这就是: 怎样看待“人自身”、“人与人”和“人与物”。任何民族的思想不论如何丰富多彩,变化曲折,归根到底都无逃于这三大领域之外。可是,对于怎样认识这三大问题,却受到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认识和解释系统,其不同点即为民族的本土特色。

  以如何看待“人自身”为例,一般认为最能代表古希腊人文思想的是,镌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名言: “认识你自己”,卢梭说这句话: “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 这是强调以自我作为人生的切入口,不断地认识人的自然本性,发掘自身的能耐,表现出向外拓展的趋向。在中国对人自身的理解,正如孔子之言: “人之生也直” ,荀子所说:“ 人无礼则不生”,人是为德行而生存,从不断地反躬自省中,追求道德上的完善,这一理想境界,多表现为向内自律的力量。

  在这三大问题中,各民族的着重点并不一样,在中国主要看重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古人对“文化”的经典解释是:“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天、观人都在于观“文”,此“文”是理解的关键。“文”从甲骨文的字形看,似纹与纹的交叉,《说文》的解释是: “文,错画也,象交纹。”“文”乃是纹理交错的形态。因此《周易集解》说:“ 乾坤相亲,故成天地之文,物相杂故曰‘文’也。”何谓“相亲”、“相杂”? 这是由此及彼互相联结的关系,所谓“天之文,察时变”,是指天人关系;人之“文”即是人与人的关系,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治理天下,就是“化成天下”。既概括又生动地表现出,不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观察的重点在“关系”。

  观察的主体是人,可在古人眼中,人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以群体相类别的一员,《礼记.曲礼》说:“(亻+疑)人必于其伦”,“ (亻+疑) ,犹比也;伦,犹类也。”没有类别即没有伦,没有伦即不成为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等级的类别而组成的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操守。此关系是不等则的,相互之间有尊卑贵贱的序列,这一序列即是伦理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所说:“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类论人,也就是按照人的等级序列来论定人的存在价值,由此形成以伦理为本位的礼治秩序,这是古人对“文化”的理解。尽管现代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多达一、二百种,但中国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在学术界基本上得到共识,这也就是说,由社会关系而生发的各种思考,是中国思想史关注的重点。

  在这三大类中,以人与物的关系说得最多,研究最薄弱。众所周知,有关唯物、唯心的观念,主导大陆思想史研究大半个世纪,凡是对历史人物思想作出评价判断的,必定归结为唯物或唯心,非此即彼,不论研究对象是多么复杂多变,概以这两分法,一锤定音,这几乎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僵化模式。推崇唯物主义的,按理说应首先要搞清中国人对“物”的态度,抽象的客观存在是“物”,具体的日用器物也是“物”,而且是实有的存在物,这是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人人不离不弃。恰恰在这一点上研究浮于浅表,通常都以物质是客观存在,思想是其反映,或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泛泛之论取代具体的研究,从概念到概念,很少从民生日用来考察中国人对“物”的态度。自从侯外卢《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问世,从晚明百姓日用之学中发掘异端因素,给予早期启蒙思潮的高度评价,使日用之学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几十年来无人再继续为其溯源深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儒学网 2009-02-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下一条: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相关链接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
·[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龙晓添]民间礼书:仪式叙事与礼俗实践·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王素珍]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