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杨鹏]汉高祖刘邦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作者:杨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5 | 点击数:10248
 

 
  有一种说法,说中国人不信神,这是受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所影响。其实,相信某种超越人间的力量的存在,相信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可以使这神圣力量与自己建立起某种关系,是普遍的人性,中外皆然。百姓如此,帝王们也如此。中国古代帝王的宗教信仰,历代史书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史记·封禅书》较为详尽地记载了帝王们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活动,现仅将所记刘邦的部分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刘邦曾下诏令说:“我很重视立祠祭祀。凡上帝祭祀及山川诸神应当立祠者,都要按时祭祀。”刘邦所重视并祭祀的神灵,主要有三个:一是后土(社、土地神),二是蚩尤,三是颛顼。

  《史记·封禅书》记载:刘邦初起兵时,祭祀本乡的“社”。“社神”,是共工氏的儿子,名字叫法不一,有的叫“修”,有的叫“勾龙氏”,有的叫“后土”。《礼记·祭法》上说:“共工氏之霸九洲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洲,故祀以为社。”后人多称“后土”。在中国宗教史上,这位善于进行国土整治的“后土”演化为中国的土地神。

  刘邦被封为沛公后,祭祀的主要对象转为“蚩尤”。刘邦祭祀“蚩尤”,命令将队伍的旗帜用牲畜的血涂为红色,以后一直崇尚红色。关于“蚩尤”,一般人都多少知道一些,那是一位与黄帝作战并战败的英雄,死后成为“兵主”,即战神,他在冥冥中掌管天下战事。在正统中原史家眼里,蚩尤是恶神,是九黎和三苗的先祖。有趣的是,不仅刘邦祭祀蚩尤,秦始皇所祭祀的八神中,“蚩尤”处于第三位,排在“天主”和“地主”之后。刘邦当皇帝建国后,命令在长安城为“蚩尤”立祠并配备祝官、女巫,按时祭祀。在我们现在人心中,“蚩尤”是一位与黄帝对抗的叛乱者和战败者,但在刘邦心中,恐怕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位不死的伟大的神灵。

  除了“后土”与“蚩尤”外,刘邦还祭祀颛顼。刘邦征项羽回关中,问:“过去秦国的上帝庙中,还祭祀那些神?”有人答曰:“四帝,祭祀白、青、黄、赤帝。”刘邦说:“我听说上天有五帝,秦朝只祭祀四帝,为什么?”人回答不了。于是刘邦说:“我知道了,要等我来才五帝具备。”刘邦令命修建黑帝祠来祭祀黑帝,称之为“北畤”。黑帝就是颛顼。颛顼是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颛顼说成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后代,但另有许多说法称颛顼是无父而生,生在若水(今天四川雅砻江)。《河图》上说:“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

  颛顼在历史上的功绩,在于打败共工氏,“绝地天通”(指把原来相混的神界、人界和魔界分隔开了),结束了远古历史上人神杂糅的时代。颛顼是一位传奇的不死的神灵,《山海经》上说“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三海经》上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颛顼是苗民的直系祖先。颛顼的后代建立了两个了不起的国家,一个是秦国,一个是楚国。屈原《离骚》开篇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中的高阳大帝,指的就是颛顼。刘邦生于沛,在今天的徐州附近,这是过去的东夷炎帝的地盘,而蚩尤和三苗,是炎帝族的一部分,与黄帝的轩辕族是敌人。从刘邦祭祀的对象看,他在心里仍归属于炎帝、蚩尤、共工和三苗部族和文化系统,似乎并不认同黄帝部族和文化系统。也许,后人将汉朝或汉民族主要归于黄帝部族这个脉流,未必符合刘邦的心意。

  以后,刘邦还为“后稷”立祠祭祀。后稷是五谷神,粮食神。

  概括起来,刘邦祭祀的对象中,除“社”(土神)与“稷”(谷神)这类通常的祭祀对象外,还有自己比较特别的祭祀对象蚩尤和颛顼。刘邦这种宗教崇拜对象,今天已基本从中国的宗教文化中隐退了。

  注:《史记·封禅书》: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有司进祠,上不亲往。悉召故秦祝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仪礼。因令县为公社。下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 後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谨治枌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令祝官立蚩尤之祠於长安。长安置祠祝官、女巫。—其後二岁,或曰周兴而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

 

  文章来源:大道网 2009-03-08

上一条: ·[叶春生]崇敬仪式的演绎与张扬
下一条: ·[常建华]清代的文昌诞节
   相关链接
·2023年万荣·中华后土文化论坛成功举办·[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吕树明]后土冥神与传统丧礼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刘晨]后土与社、地母之关系初探·[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郭俊红]流动的土地与凝固的传统·[刘铁梁]疾病、生死与民间信仰
·“2022年万荣·中华后土文化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
·[乔英斐]中国龙王信仰的发生与定型·[李明洁]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
·[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钟小鑫 蔡芳乐]“法”外之地
·[赵暾]二郎神形象演变考略·[王华龙]五台山五爷信仰源流研究
·[童婷]重庆市洪崖洞祈愿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