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注1、注15、注19: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48 页, 242- 243 页, 47 页。
注2: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23 页。
注3、注6、注8、注9、注10、注11、注12: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为翻译定位[A].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178 页, 184 页, 180 页, 180 页, 117 页, 117 页,175 页。
注4: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华夏出版社, 2002, 前言。
注7、注13:James Clifford.Intrduction:Partial Truths [A].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E.Marcus.Writing Culture: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年。8- 9 页, 2- 8 页。
注14:酒井直树.西方的错位与人文学科的地位[A].酒井直树、花轮由纪子主编.西方的幽灵与翻译的政治[C].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年。74- 97 页。
注15、注16、注17: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 下)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508 页, 509- 510 页, 511- 512 页。
注18:米歇尔·拉尔夫·特洛依罗特.人类学和野蛮人的位置[A].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重新把握人类学[C].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注20:王海龙.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A].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
注21: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70- 92 页。
注22、注23: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阐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3- 36 页, 23 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