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教授现年99岁时,仍然带研究生、讲课、发表文章、出席会议,精神矍铄、事必躬亲,不知疲倦地为中国民俗学教育事业而工作。有人认为,这是钟老大德者寿,也有人说,如果钟老本人愿意、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作为钟老的弟子,在和他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能通过许多日常小事,走近他的精神生活,获得宝贵的日常教育,并因此而更多地理解他的人生哲学。
飞向贵州
1987年春,钟老以近85岁的高龄,应邀赴贵州参加全国中青年民俗学理论研讨会,来去乘飞机,因在乘客中年事最高,受到了空中小姐的格外关照。
抵达贵阳后,他开会,演讲,和青年同行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心情极为愉快。会下,贵州省文艺界经常来人拜访,他见到了“老文联”田兵,还到田家喝了一顿“村”味儿米粥。田兵在60年代整理出版过西南苗族的创世之诗《苗族古歌》,“文革”中受到冲击。“文革”后,钟老主编全国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沦》,选用了他的作品。数年后,两人见面,相谈甚欢。会议休息时,钟老又抽空到被鲁迅称为“乡土作家”的贵州文坛耆老蹇先艾的办公楼小坐,一起回忆了二十年代的文坛旧事。还利用了两个半天,分别游览了黄果树瀑布和花溪公园,但实际上观赏的时间并不多,一路上,钟老大都被年轻人包围着提各式各样的问题和请求合影留念,他都尽量满足了晚辈们的要求。 在钟老住地的周围,青山绿水,白云缭绕,受云贵高原气候的影响,当地还有晴天下雨的现象,雨后依然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乌云。钟老饭后散步,偶遇细雨,便在雨中行走,欣赏高原山城的景色。明杨慎诗曰:“豆子山,打瓦鼓;阳平关,撒白雨;白雨下,娶龙女;织得绢,二丈五……”,意思是,西南民间舞弄鼓乐,忽逢阳平山上白雨骤过,一片喜气之中,迎娶龙洞的神女出山来了。只见江水如绢,恰似她织成的嫁妆礼品……。钟老是诗人,平素喜爱明清时代大雅变俗的诗风,此刻不免即景抒怀,听雨说诗,徜佯于群山幽径之中,竟不知数日外出的疲劳。
由贵阳回北京时,飞机出了故障,在飞到北京上空时,起落架失灵,两次试降未成,又腾空猛起,上下数千米,把机上的几百名乘客犹如甩入了狂风巨浪之中,顷刻间,机舱里的呕吐声,唏嘘声、哀叹声、责斥声、尖叫声、叹息声、抱怨声、和播音室的报警声,混成一片。只有空姐面色镇定训练有素。再就是钟老,竟然奇迹般地不呕不吐,不急不怨。他自从一登机,就是重点保护对象,空姐这会儿一次次地走到他的身边,问他是否可以承受,是否需要别的什么保护药物,他都一一婉谢,表示乐意从俗从众,中间还说了句:“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早该‘过期作废’了,是不是?”开了个玩笑,以慰空姐。
到第三次飞机迫降时,在接近地面的一刹那,突然,起落架的轮子伸出来了,刚才飞机上的广播还预告:机身直接触地时,可能引起摩擦起火,撞击伤害等种种灾难,现在倏忽间却险情排除了。再过了一会儿,机舱的门打开了,乘客陆续地走下飞机,空姐微笑着目送乘客,乘客微笑着与空姐告别,人人的脸上都挂着似乎从另一个世界归来的英雄感,又都不说,直到双脚落地,那种被遮掩的狂喜才终于爆发出来,于是有人开始起劲地谈论几分钟前的空中历险记,也有人说咱们坐的外国大飞机没啥了不起,七嘴八舌,热闹非凡。钟老年纪大,走在人流的后面,这时已在向身边的弟子交待下一步的教学安排,其他并无闲话。 钟老回到师大后,连日内,仍不断有校、系领导和同事前来向打听他飞机故障的事,关心他的身体有无任何不适,他都轻描淡写地一说而过。又过了一个月,他写了一首咏贵州民俗会议的诗,中有“壮游不为好河山”句,飞机的事,还是只字未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把名字写在水上”2009-08-03 23:07:4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