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刘魁立 研究员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它和过去保护优秀民间文化传统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有什么新意吗?
刘魁立:较之过去确有新的认识。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知识、技艺、技能等)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在民族认同、情感认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不仅关乎民族文化的建设,同样也关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是一个全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
记者: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行政事务工作,其中没有太多学理问题,民俗学家不必过多介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如一些学者所说的没有或者很少有学理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和贡献。然而,这两个命题都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也没有从实践上进行深度的考察和论证,无论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景还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面貌,现在都只是朦胧的推断,而且见仁见智。现实地说,有关人士在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激情中,忙于做事,疏于思考,尤其缺少宏观的和远视的思考;对策性的、操作层面的议论多于学理性的、思辨性的挖掘和阐释。例如,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进程中究竟应该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我们要在怎样的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对之进行保护;目前习惯的做法———对民间文化进行解构式的“保护”,究竟对民间文化事项的整体性结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类似的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没有在广大工作人员当中引起重视或取得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虽然不是纯粹思辨性的题目,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不能不从学理的角度挖掘它的深层内涵。只有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的实际,更有效地回应社会现实的要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农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今天对它的保护便包含着许多悖论。民俗学家参与其中,可以给文化行政部门提供许多参考意见。
记者:关于保护工作中的悖论问题,您可否说得更具体些?
刘魁立:通常理解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仿佛是属于过去时的。但实际上所有这些事象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存在的痕迹,有的甚至生命力相当旺盛。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在保护中存在诸多两难的问题。说到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想没有哪一个题目会像它这样包含着那么多的悖论,包含着那么多需要在理论上给出答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保护意味着保持原汁原味,保持它的本来面目,保持它现今的或是昨天的形态、内涵、功能等等。但社会要前进,一切事物--包括传统在内,总在不停的发展、演变,我们不是要把被保护的对象仅仅放在博物馆展台上,而是要它在现实中发挥作用,于是保护和发展的复杂关系就出现了。
第二,当我们谈保护的问题时,往往会连带地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保护这些遗产的生态环境。而这个生态环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历史条件,也包括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的需求等等,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那么所谓保护遗产的生态环境,把握不准、措施不当就可能在实际上变成一种美好的空想。这也是十分矛盾的。
第三,当我们谈保护的问题时,为了保护的方便和有效,往往要把保护对象从一种完整的、庞大的体系中抽绎出来,给以特别的关注。这实际上是采取一种解构的办法来对待文化遗产。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发生和构成中的混元性、现实存在的共生性,以及和民众生活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对于对象的解构或所谓保护,却意味着完整性的破坏,这也是很矛盾的事情。
第四,当我们谈保护的问题时,首当其冲的是要特别保护那些在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传承人,而这些传承人的思想、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急遽变革的时代同样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他们有对于新生活的欲求,有改善生活条件的理想,不能让他们为了保护某种遗产而牺牲自己的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强求他们以昨天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来度过今天。
第五,保护一种传统文化,不让它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是不大可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一种生活方式变成商品时就很难再完好保持原来的功能了,例如旅游业使非物质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性质、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会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现在有的人把口传心授的一套民间技艺保护起来,不许与别人交流,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然而为了扩大影响、扩大传承,而不去保护知识产权,那又如何防止国内、国际的文化侵权和文化剽窃呢?
第六,在当今时代,标准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强调的则是地方特色。比如舍弃了地方方言,任何地方的民间戏曲、故事、歌谣等等也就丧失了地方特色甚至是存在的土壤。
类似的矛盾和两难还可以举出很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7-6-12 14:32:1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