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车锡伦]明代的陶真、盲词、门词和明代弹词
  作者:车锡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1 | 点击数:24815
 

  顾坚即被认为是元末昆山腔的创腔者。元代人称散曲套数和杂剧为“乐府”,顾坚的《风月散人乐府》8卷,应是散曲集;作者将自己的作品集《风月散人乐府》和《陶真野集》明确分开,则后者应是模仿民间“淘真”形式的作品集。这条记载中的杨铁笛,即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浙江会稽人。据明万历间臧懋循(?—1621,浙江长兴人)《负苞堂集·文选》卷3〈弹词小序〉载:

  近得无名氏《仙游》《梦游》二录,皆取唐人传奇为之敷演。深不甚文,谐不甚俚,能使騃儿少女无不入于耳而洞于心,自是元人伎俩。或云杨廉夫避难吴中时为之。间闻有《游侠》《冥游录》,未可得,今且刻其存者。

  同卷〈《游侠录》小引〉说:

  余少时,见卢松菊老人云:杨廉夫有《仙游》《梦游》《侠游》《冥游》录各四种,实足为元人“弹词”之祖。每恨无门得之。后四十年,而得《仙游》《梦游》二录于里中蚕妪家,校刻行世矣。又十年,岁壬子,以采茶过寿圣寺。……忽竖子坠阁下,云承尘中多藏书。……亟命检之,则所谓《侠游》者在焉。读其书,较前二录小异,而豪爽激烈大过之。摸写当时剑仙诸状,若抵诸掌。诚千古快事!

  臧文提到的杨廉夫(维桢)“四录”,是在元末“避难吴中”时所作。与《南词引正》所载一起来看:顾坚作过《陶真野集》10卷;杨维桢当时与顾坚为友,他也取唐人传奇故事模仿民间陶真的形式作此“四录”,并非没有可能。但元代文献中尚没有“弹词”之名,臧懋循说杨维桢作的“四录”是“弹词”,是明代中叶后的看法。顾坚的《陶真野集》和杨维桢的“四录”都没有传本,但从顾自称其作品为“陶真”,且为“野”集;后人视杨的作品为“弹词”,称这些作品“深不甚文,谐不甚俚,能使騃儿少女无不入于耳而动于心”,可知它们确系模仿民间七言诗赞体的通俗文学读物;同时也说明,元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这种文体的说唱艺术。

  明代中叶后江浙地区的许多文献中,把“陶真”落实为民间盲艺人演唱的一种说唱艺术及其唱本。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0“熙朝乐事”中说:

  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瞿宗吉(佑)〈过汴梁诗〉云:“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曾此擅豪华。尚余艮岳排苍昊,那得神宵隔紫霞?废苑草荒堪牧马,长沟柳老不藏鸦。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其俗殆与杭无异。若《红莲》《柳翠》《济颠》《雷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者也。

  另外,明郎瑛(1487-1566,浙江仁和人)《七修类稿》卷22〈小说〉条中说:

  闾阎淘真之本之起,亦曰:“太祖太宗真宗帝,四帝仁宗有道君。”国初瞿存斋过汴之诗有“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皆指宋也。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7《刘伯温荐贤平浙》“入话”中说:“那陶真本子上道:‘太平之时嫌官小,离乱之时怕出征。’”。

  上述这些记载,说明明代的“陶真”有以下特点:它是宋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说唱艺术,所唱“古今小说、平话”的题材也多是宋朝故事;陶真的演唱者是男女盲人,他们以此为谋生的职业;陶真的伴奏乐器是琵琶;陶真唱词是七言诗赞体,唱本开头有“太祖太宗真宗帝,四帝仁宗有道君”之类的套头话。《西湖游览志余》引明初瞿佑诗,说明明初在河南开封地区也流传这种说唱形式,但南北方的方言差别很大,他们演唱的曲调会有差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4-5-11 04:4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车锡伦]宋代瓦子中的“说经”与宝卷
下一条: ·[董晓萍]故事遗产学的分类理论
   相关链接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赛祎]论民间说唱的“集体性”·[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滕晓彤]明代延庆碧霞元君信仰初探·[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
·[王素珍] 赞土地与唱春 ·[张柏惠]“地方”与“国家”文化权力的博弈
·[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江苏扬州明代文昌阁大修 三层屋面重现古貌
·[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张润平]岷州宝卷的初步调查与研究
·[张隽波]明代历书中的节气定位探析·《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说唱”专家组成立
·[储卉娟]家国互构:社会史视角下的明代“大礼议”·[乌丙安]民间小戏浅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