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人类学情结”
李济的学生夏鼐在晚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李济……回国后改行专搞中国考古学了,虽然他始终未能忘情于体质人类学。”李济是考古学界的人类学代表。
李济是最早将近代科学考古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使用了西方的考古方法和观念,并用这些方法和观念去培养众多的同事和学生。他接受了西方提供的技术和观念,力求在世界背景下观察和思考中国。
李济认为:只有用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及若干历史现象,才能得到(就中国学术发展现阶段而言的)有意义的结果。1939年6月,李济在云南民族学会做了一次关于民族学研究中运用比较法问题的学术讲演,题为《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他分析了在对不同民族文化进行比较时如何使工作取得最大程度的可靠性的问题。他认为,应当以人类全部文化为目标,不应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放在固定的(拔高的或压低的)位置上,而是从利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习惯着手先来研究自己的文化做起。
李济受过专业的体质人类学训练,具有人类学家的眼光,这对他的考古学成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强调:“只有体质研究的资料,是研究世界人种问题所需要的最正确的资料,更可以用作分析各民族历史中的若干趋势。”“人类的文化是累集的。人类所经验的最现实的一件事实,就是在这累集的过程中,无论他的智慧发展到多高,他必须借重环境的资源所供给的材料,然后他的智慧才能得到发展。”“中国历史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光荣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体人类历史的背景上看,它的光辉才更显得鲜明。”
1951年,李济撰写了《从人类学看文化》。李济在给张光直的信中说:“中国民族以及中国文化的将来,要看我们能否培植一群努力作现代学术工作的人——真正求知识、求真理的人们;不仅工程师或医师。中国民族的禀赋,备有这一智慧;适当的发展,即可对现代科学工作作若干贡献。”
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他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他体现了在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科学标准。他对在中国建立科学的学术事业怀有一种纯挚的热忱,并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个令他的后继者渴望达到而又难以企及的榜样。”“在研究中国上古史的时候,李济先生便以一个‘人类学者’的地位,也就是以一个着重比较兼顾各科的地位,而不是以一个狭隘的考古家的地位出现了。”
同出自李济门下的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说:“……由于全人类是他研究的背景,他研究中国历史时,可以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诚实的追寻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不受偏见的蔽囿。”
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说:“在李先生之前作(中国)考古的都是外国人,李先生确是国人中第一个作中国考古的人,深受我的景仰……”
李济是奠立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开拓者,无愧于“中国考古学之父”的称号,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古界的中坚力量。他的研究视野和境界,给我们以良多的启迪。(来源:人民政协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 2009年07月23日 14:5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