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那他们普遍都讲授人类学这门课程吗?就是说本科….除了人类学系之外,其他的…
汪:关于人类学的一些知识,他们在高中阶段就有,综合在一起,包括高中,不叫人类学,而是一种通识,叫人文科学概论之类的,里面就会讲到人类学的知识。
徐:那我们现在很缺啊,我们不要说高中了,大学里面学人类学的就比较少。
汪:过去历史系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林耀华先生开了这样的课,讲原始社会史与民族志,实际上就是人类学,不讲理论,因为那个时候讲理论是西方的嘛,就不好了,后来不知怎么就取消了。
徐:现在人类学的目标这样明确,它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有这么重要的关系,所以说在我们中国人类学确实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这方面汪教授有什么好的建议?
汪:现在我不太清楚,好像新办的人类学系很多是吧?
徐:并不多,民族学这一块要多一点,因为民族学是一级学科,人类学是二级学科,它是在社会学下面。
汪:民族学在国外的话是可以和人类学划等号的。
徐:但是在中国还是不能完全划等号,还是有他不同的范围,我们传统的民族学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现在有些情况改变了,有些汉族他也算了,这是最近十几年的变化,人类学的发展呢,它所关注的是人类整个的发展,不是一个族群,某一个种族,因为我们的民族学研究一个民族就是研究一个民族,它不研究各族群的关系,现在中国的人类学在最近十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主要是海归回来得多一点,所以在中央民族大学里有博士生,但是没有人类学系,它还是叫民族学系,真正叫人类学系的除了中山大学一直坚持的以外,厦门大学也恢复了,再就是云南大学也叫人类学系,最近听说又被撤销了,现在正儿八经的叫人类学系的国内可能就这些,其他的都叫民族学系,民族学学院。但是博士点现在增加了一些,增加的原因就是除了我们原来有的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还有中山大学以外,云南大学那里也有,再就是去年的上海大学得了个人类学的博士点,在社会学下面,因为社会学是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你要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你要有三个博士点,那他们就是社会学一个博士点,社会工作、人口学啊,再加上一个人类学,他们就齐了。所以他们有关社会学的一级学科的博士点他们就发展就有涵盖人类学这一块;南京大学还有一个人类学,它不叫系,它现在还是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也是几个海归在那里,但是它也没有正式发展成为人类学系。
汪:国外的大学差不多都有人类学系,他们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称呼不同,但内容都是差不多,具体课程设置上我也不太清楚,大概美国就叫文化人类学,欧洲大陆部分,不包括英国,英国也多用和美国一样,欧洲大陆,法德多用民族学。
徐:但是法国现在也叫人类学。
汪:可能他们偏重不同,可能偏重于体质、医药等方面。据我了解,九十年代初,最近几年不太清楚,联合国统一的命名是这样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人类学。因为英国经常用社会人类学,美国用文化人类学。它过几年就会对各个学科总结一次,讲学科这几年的发展及未来发展的趋向。
徐:有人介绍讲嘛,说在英国,研究国内问题的就是社会学,研究海外问题的就是民族学,它是这样子来划分的。
汪:这跟我们有点相近,我们研究汉族的就叫社会学,研究少数民族的就叫民族学。
徐:所以现在中国来讲,人类学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发展的时期,需要扩大,需要发展,但是现在碰到一个比较大的瓶颈就是它是一个二级学科,这个制度限制了它的发展,很多资源它没办法得到。其实汪先生您有没发觉,就整个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来看,理论和方法已经很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汪:是的,国外已经发展了二百多年了嘛,时间已经很长了。
徐:对,我们传到中国也一百多年了。我就有个比方,它可以说是我们社会科学中的数学的位子,不是特别专,是基础的东西,社会科学的研究那一门都是离不开人的。我也是学历史出身,现在研究人类学,是觉得人类学它确实是一个特别有用的东西,如果说它对社会没有贡献,没有意义的话,它肯定是要自然的死亡。
汪:有人类学素养的人其实搞别的事情眼光会更开阔一些。现在政策上也都强调以人为本,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面已经知道了,觉悟到了,下面如果不知道的话,政令不能贯彻,就应该加强人类学的培养。
徐:是的。汪教授,您现在被聘为云南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那么我还有一个问题,您是哪一年退休的?
汪:我是九八年六十八岁退休的。
徐:退休后您都做些什么工作的呢?
汪:退休后就是搞自己的研究,一些东西在回忆、在出版,今年开始学校找到我,要我出来工作。现在我当务之急是搞好现在成立的民族学报编辑部,按照学校的文件,民族研究中心指导全面的民族研究工作,实际上是全面的文化指导。大学学报是有一定格式的,所以我是采用季刊式的。希望能够在自己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多办几期,多做些贡献,发挥自己的余热。
徐:好!祝汪先生夕阳放出更灿烂的霞光。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录音整理:周蕾】
【收入荣仕星 徐杰舜编:《人类学世纪真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