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观以上五种说法,似乎每一种都是言之有据,自成一家之言。究竟哪一种更切近事实真相呢?我想还是把最后判断的权力留给读者自己较为稳妥吧。不过,若论个人意见,我觉得第五说更具有包容性,它实际上除了第二说“异族丑人”说以外,大致上包容了其余几种说法。死人说的归宿在于死者的白骨,但没有突出尸骨的部位。骷髅说比它更具体了一步,把鬼的原型落实到死者头骸;而魌头神像说更从鬼神崇拜演变史着眼,指出了由真的鬼头即骷髅到模拟的鬼头竹笼之间的发展轨迹,透过鬼的实物原型的变迁看到宗教观念进化的过程。不仅如此,此说的倡导者之一池田末利还解释了鬼头与猿猴等类人动物之间的象征性联系:猿猴的头与人类死者头骸有惊人相似处,古人说的“猴”、“玃”又可指称人头与颅腔。这就把第三说类人动物说也包容到魌头说之中了。
最后有待于说明的一个问题是,魌头竹笼也好,死人头骨也好,作为崇拜的对象,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对此,考古学和人类学足以做出圆满的解答。早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就屡屡发现类似宗教祭坛的布局,如用一些专门精选出的圆形石头围成一堆或一圈,中间放置一颗骷髅头。有时也可发现动物特别是熊的头骨。可见这是一种沿续了几千几万年的古老崇拜习俗。根据人类学家的比较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头骨崇拜的实质在于生命力的崇拜:史前人类确信灵魂即人之生命条件是寓居在头骨之中的。许多未开化的部落都曾盛行“猎头”风俗,以吃人脑髓著称于世,原来这种残酷的食脑习俗也是以上述信仰为背景的。中国文化中相沿至今的“活吃猴脑”的食俗,显然只不过是吃人脑的较为缓和的替代形式。信仰者们始终坚信,猴作为类人动物,其头骨中的脑髓也同人脑一样,是神圣生命力的象征,食之当然会使自己也增强生命。这种迷信观念在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说得十分明白:头者神所居!
注释:
〔1〕参见高鸿缙:《中国字例》,艺文出版社1960年,台北。
〔2〕《沈兼士学术论文集·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 中华书局,1986年,第199页。
〔3〕译自〔日〕中岛竦:《书契渊源》,文求堂,1931年, 东京,第2册。
〔4〕〔日〕池田末利:《中国祖神的原初形态——鬼的来义》;参见〔日〕加藤常贤:《汉字的起源》,1970年,东京。
收稿日期:1997—10—16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川大哲学研究所文库 2009-5-24 23:14: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