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列维-施特劳斯]巴基斯坦:精神家园和国家现实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百岁诞辰纪念专辑
  作者: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3 | 点击数:11078
 

      贝壳纽扣的悲剧

 

在东巴基斯坦(孟加拉),有些村庄完全靠制作贝壳纽扣为生。© 教科文组织/Partick Lagès

但是,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有谁能吸引学者和技术人员来注意这个往往被忽略的事实:科学的使命不仅是解决科学问题,也要解决社会问题。
     除上述共同问题之外,东孟加拉还存在其他一些更为特殊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以及国际合作。在东巴基斯坦,黄麻的种植密度相当高,但黄麻种植业既不能吸收大量剩余劳力,也无法维持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如此庞大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几个世纪以来,当地人一直在寻找增加收入的村庄工业,例如达卡盛产的平纹细布。但这类乡村手工业的特点是,不仅在大多数原材料上依赖国际市场,而且产品的销路也得依靠国际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参观了离达卡不远的朗加尔彭地区几座贫困程度无法描述的村庄。那里有五万人完全依靠加工一种用于廉价布制品的贝壳纽扣为生;这些人以大规模集体劳作的方式加工纽扣,采用的是一种几乎还属于中世纪时代的手工工具。自从国家独立以来,加工纽扣所需的初级产品(如化工品和用来组装成“卡片”的纸板、假珠饰)都断了来路,国际市场部分关闭,导致的后果是纽扣产量从每周60000枚直降到每月50000枚,生产者得到的酬劳(经过一系列中间商和高利贷者的盘剥)降低了75%。在此期间,物价上涨了5至6倍,由此算下来人们的平均收入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上述例子不过是如今巴基斯坦存在的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仅仅关注经济方面可能并不恰当。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首先掌握在技术人员的手中,例如,鉴于没有任何其他能源供应,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创造手工器械来简化孟加拉农民的生产步骤,从而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但是,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有谁能吸引学者和技术人员来注意这个往往被忽略的事实:科学的使命不仅是解决科学问题,也要解决社会问题。科学界的努力不应只是为了让人类超越自我,也必须帮助人类达到自我平衡。作为拥有古老民族的年轻国家,巴基斯坦和其他许多亚洲或美洲国家一样,在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之中汇集了人类变化发展的整体过程,痛苦的蜕变体现在这个国家同时处于三个阶段:广大农村仍长期处于我们的中世纪,刚刚起步的工业化重复着我们十八、十九世纪的老路,二十世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必然不容错过。发达国家一方面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帮助其度过难关,解决矛盾,另一方面作为回报,可以向这个国家学习人类如何在充分保持自我的同时丝毫不否认自己的遗产和历史。

 

参考: 

 

 

  • 原文  PDF - 2.79 M
  • 社会科学公报(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PDF

     

     

     

     


  •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8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与教科文组织
    下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亚洲在欧洲身上享有物质债权与精神债权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王珊珊]新媒体时代坚持我国宗教工作中国化方向传播策略研究·[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