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刘锡诚]民间文学调查的理念和方法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5 | 点击数:9194
 

  第四个问题,采录工作的现代化和民间文学作品的编码问题。

  这是过去是没有触及的一个问题。王秋桂先生上次来就希望在田野调查中推行卫星定位系统。他说每个人带个手机就可以知道你在哪里,您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位于何处。解决田野调查的地理方位问题。这一点,包括地理方位和文化移动问题,我们过去确实比较容易忽略。当然,这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怎么样实施,是一个操作问题,尽管我们强调了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录音录象等,卫星定位系统似乎还没有考虑在内。回想1965年我去西藏采风的时候,平叛刚刚过去,连区县机关的电台都撤消了。我们去的错那县勒布区公所,不仅远离祖国内地,甚至远离错那县城,一年里有9个月被大雪阻断通往县里的道路。恰巧,我们在勒布区的区公所里过国庆节,区公所里只有4个人:一个是部队专业留在当地的区委书记,一个是当年刚从复旦大学中文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余两人就是从北京来此调查采录民间文学的我们二人。我们从区委所有的那一台小型熊猫牌收音机里听着来自祖国心脏北京的狂欢声音,但我们甚至无发知道我们身在何处。现在照相已经很普遍了,我们强调在这次调查中要使用录音录像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财政部文化部已经为地方上的调查队或调查组采购了器械发了下去。现在好了,如果我们的普查小队或小组能像文物普查那样,配备或允许配备卫星定位系统,那么,我们就能知道我们所在的村子、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什么纬度、什么经度,我们所搜集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有什么关系,历史上发生过怎么样的“文化移动”。

  这次普查中搜集记录到的民间文学作品材料,要按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的规定,进行编码处理。给每一篇作品一个编码,是文化普查的需要和要求。有了这个编码,才有可能使我们在不同地区搜集记录到的亿万篇民间文化材料,有序地进入陈列馆、博物馆,进入虚拟的数据库,做到永久保存,供后代传习、传承、研究、弘扬,并逐步做到资料(知识)共享。这个编码是请国家标准化部门帮助设计确定的,像公民的身份证一样,每一篇作品具有一个独立的编码,具有唯一性。编码设定为14位,包括本体码13位、校验码1位。本体码包括地区码、类别码、流水码。有了编码,任何一件作品才有了在全国文化中的身份,也才有可能从数据库中调出。代码是全国统一的,编码是普查中指令性的规定。各地要对调查员进行能够专门的培训,不仅提高对编码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要熟练地掌握编码技术。

  (安丽哲  根据录音整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选自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责编:杨秀】

上一条: ·[陈琪]祁门县历溪目连戏遗存田野调查及其研究
下一条: ·刘魁立:田野作业前的案头准备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