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老百姓的生活世界里,人们经常见到三五成群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兴趣盎然地说笑话,讲幽默故事,粉日牯子经的场面。都镇湾人人都能以精短的故事篇幅,紧凑的叙事情节和妙趣诙谐的语言为乡民带来笑声,带来欢乐!这些故事组成了都镇湾民间叙事世界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形成了都镇湾民众喜爱的叙事传统之一。在充满嬉笑的叙事世界里,都镇湾人以口头语言的独特艺术技巧和民间语言的特殊优势,凸现了民间叙事的喜剧传统和喜剧的传统精神,《皮匠驸马》故事就是这类生活传统与叙事传统的典型。
流传广泛的中国喜剧故事
笔者翻阅20世纪的故事研究资料,发现较早对中国《皮匠驸马》故事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德国学者艾伯华。1937年,他用德语写成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将“鞋匠成驸马”的故事情节概括为:
公主要选一位有学问的人;由于误会鞋匠被选中了;通过误解鞋匠解决了各种难题;他终于得到了幸福。[1]
该书列出了6篇异文的出处和母题变化的情况。随后,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以9篇故事异文为根据,对中国式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概括。[2]笔者依据近年中国出版的民间文学集子,又找到了该类型故事的近百篇异文,它们分别在辽宁、内蒙、新疆、山西、湖北、湖南、四川、浙江、云南、福建、广西等地流传。就福建省而言,建宁、龙溪、仙游、大田、石狮、惠安、漳州、永春、南平、连城、霞浦、福清、连江、罗源、政和、龙岩等多个县市仍有《皮匠驸马》故事的口头传承。[3]由此看来,《皮匠驸马》构成了一个颇受中国民众欢迎、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类型。笔者依凭新近采录的《皮匠驸马》故事,对故事的文化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该类型故事明显呈现南、北民间叙事传统的分野状态:
南方叙事传统,主要指长江流域以南诸多省份流传的《皮匠驸马》故事。该系统内的故事角色有皮匠、瘪古、盘古、扁鼓、石扁王和皇帝。皮匠以他熟悉的南方农家生活现象回答达官贵人的考验,诸如“天干地坼”、“母猪拱经”、“犁耙凸筋”、“田开大经”等,故事闪烁着南方稻作文化的特色。长江流域以北流传的《皮匠驸马》故事,属于北方叙事传统。故事绝大部分考核皮匠读什么书,师傅是谁,皮匠的回答常为“日晒胶泥卷”、“风卷芦席万万片”,读书的师傅是孔扁头、孔二扁头、面扁头等。北方叙事系统内的《皮匠驸马》故事较南方叙事系统更具儒家文化气息。[4]
寻找都镇湾的《皮匠驸马》
2003年10月,笔者带着对民间喜剧传统理解的无限渴望来到长阳都镇湾寻找《皮匠驸马》。之前,都镇湾未见到有《皮匠驸马》的记录,但是,与都镇湾毗邻的北有夷陵区刘德方讲的《皮匠驸马》[5],南有五峰县刘德培讲的《皮匠驸马》[6],从文化区的属性上它们同属一个口头文化传统区间;从地理位置上看,都镇湾位于五峰的白鹿庄与宜陵的栗子坪之间;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民间故事在四周流传却唯独在它的文化中心区域缺失的可能性不大。基于这样的判断,在笔者有意识的引导和启发下,著名女性故事传承人孙家香终于讲出了不太完整的“皮匠招驸马”故事。从2003年10月12日到2004年8月10日,我和我的同行搜集到都镇湾6位故事传承人讲述11个《皮匠驸马》故事文本,具体见下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林继富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