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李桂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时令节日及其叙事意义
  作者:李桂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16196
 

  
  二、“时令”叙事的人情意蕴
  
  在传统文化中,春夏秋冬不仅是自然时序新陈代谢的标志,而且还是生命机体、世态人情翻云覆雨的映像。我们可从中国古典哲学里找到许多有关“时节”关合人情的答案。董仲舒《春秋繁露》多次论及“四时”的情感意蕴,如《王道通三》说:“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共实一贯也。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喜气取诸春,乐气取诸夏,怒气取诸秋,哀气取诸冬,四气之心也。”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人则有喜、怒、哀、乐之“四气”,二者互相感应,互相解释。可以说,作为独特的文化心理,暖热寒冷等“四时感”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中,关涉着他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乃至悲欢离合命运。而中国文化中的“伤春”与“悲秋”节律更是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常常取意于这些观念。
  在古代小说的“四时”叙事中,各个时节的运用并不均衡,人们更多用来发题的是“春”与“秋”。春华秋实,由盛而衰,由落花落叶引起的伤春悲秋,古代小说形成了自然时间中的悲剧意识。《三言》、《二拍》中写男女情事往往以春天为背景。如《喻世明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叙述王三巧红杏出墙是因为春日椿树发芽时节顾盼丈夫归来,不期因误人而遭人谋算;他如《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也于春日生艳情。《警世通言》中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叙述“时值春末夏初,金明池游人赏玩作乐”,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另外,《崔待诏生死冤家》用“咏春诗词”作入话,《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写清明节祭扫时青年男女因遇雨而风雨同舟,《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王娇莺百年长恨》也都把春情的萌发与春花的绽放相连。《醒世恒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同样将男女之情置于春日光景。《初刻拍案惊奇》中的《酒卜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的入话把狄夫人遭人算计置于“于时西池春游,都城士女欢集,王侯大家,油车帘幕,络绎不绝”的背景下展开叙述。《宣徽院什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叙述的自然是春天的浪漫故事;《二刻拍案惊奇》中的《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叙述的是发生在春天的男女才子风流。秋天肃杀凄凉,古代小说写人物之死常常置于秋季。《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写诸葛亮之死,渲染了“秋风吹面,彻骨生寒”的凄凄惨惨戚戚,虽拘于孔明于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薨于五丈原的历史记载,但若非妙笔点染,也不会形成“秋风五丈原”那样让人刻骨铭心的名段。《红楼梦》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死于秋季,除计算时日外,有宝玉当晚要到宁府探丧,贾母叮嘱“夜里风大”。虽然其丧事办得“恣意奢华”,但秦氏死前给凤姐的托梦之话,饱含“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同样笼上秋气萧瑟的悲凉之雾。随之,在作者的巧意安排下,尤三姐、晴雯、黛玉等值得感伤的人物更是先后死于秋季。在古代小说叙述中,无论是伤春,还是悲秋,其实都是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对生命的隐忧。
  当然,古代小说有关“四时”之景的叙述尚存在难易不一、效果不同的问题。晚清解韬在《小说话》中说:
  四时之景,冬景最易写,秋景次之,春则易写而难工,最难者为夏景。《红楼》一书,四景皆备,且各时复分初、盛、末三节,无不逼肖,举不胜举,细心者一鉴即得之。兹略举数回,余可三反也。《柳叶渚边嗔莺叱燕》,写出春光之明媚;龄官画蔷,晴雯撕扇,写夏日之静寂;《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秋夜凄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冬景之奇丽。除此书而外,写冬景之佳者,《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鬼山狠侠传》之白人失牛,《旅行述异》之罢猎饮至,皆可喜。[5]622
  《红楼梦》的作者能够知难而上,对“最难”写的夏景多有人情化、生理化的叙述。如“宝玉挨打”是夏日里突发的一件大事。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贾政盛怒地板打宝玉之原因虽然很多,但也与燥热的天气容易激发人的脾气有关,而宝玉的棍棒伤情也合于夏季天气。对“最易写”而难出特色的“冬景”,《红楼梦》也能妙手天成,如第四十一回“栊翆奄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又如,第四十五回蘅芜院的一个婆子告诉黛玉园中值夜赌钱,“一关了园门,就该上场了”,庚辰本有脂砚一条长批:“几句闲话,将潭潭大宅夜间所有之事描写一尽。虽偌大一园,且值秋冬之夜,岂不寥落哉?今用老妪数语,更写得每夜深人定之后,各处灯光灿烂,人烟簇集,柳陌之上,花巷之中,或提灯同酒,或寒月烹茶者,竟仍有络绎人迹不绝,不但不见寥落,且觉更甚于日间繁华矣。此是大宅妙景,不可不写出。又伏下后文,且又趁(衬)出后文之冷落。此闲话中写出,正是不写之写也。”当然,《红楼梦》对“夏”与“冬”之叙写尽管非常独到,但从所叙名段的量来看,写“春”与“秋”毕竟还是居多。如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在一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宝玉情不自禁,第一次向黛玉表白爱情。当时宝黛沁芳桥共读《西厢》,黛玉被一段“原来婉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牡丹亭》艳曲吸引,心中记起《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句子,“不觉心动神痴,眼中落泪”,眼前明媚如许的春色,扣动愁绪难排的芳心,可以说,大观园的春天催生了宝黛觉醒的青春爱情;第二十七回写黛玉葬花及其《葬花词》,把埋葬飘零的落花与埋葬红颜薄命的青春勾连在一起:“展开书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不过,此时黛玉尽管伤心,但毕竟还属于青春的烦恼。后来小说写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此时黛玉已到了生命的秋季,悲悲戚戚。《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出现了悲秋的绝唱。黛玉歪在床上,日未落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黛玉在灯下拿了一本《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写成《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对此,脂批曰:“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值得重视的是,古代小说有关季节性人情冷暖的叙写常常不仅局限于表象,而且还往往升华到哲理性的审美层次。张竹坡慧眼看到了《金瓶梅》叙事的秘诀,即将世情冷暖、人物命运与季节变换同步展开,或有意以季节来烘托人物心情。作为一种隐喻,这种世态炎凉直接来自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不独《金瓶梅》巧于用此笔法,《红楼梦》等小说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写作经验。姚燮《读红楼梦纲领》指出:“此书全部时令以炎夏永昼,士隐闲坐起,以贾政雪天遇宝玉止,始于热,终于冷,天时人事,默然相吻合,作者之微意也。”[5]170对此,前人多有论及,此不一一赘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语文新课程资源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传统节日文化衰微 别让“国宝”丢了“魂”
下一条: ·[王锷]《月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成篇年代
   相关链接
·[刘天佐]从“四时历”到“四时主”再到“天老爷”:“四时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演变·[李牧]《山海经》中的“冬夏”观念与西北地缘
·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下)
·[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上)·[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夏循礼]时令节庆与本草饮食民俗
·[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蒋聪]花草人生
·[张勃]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张苏 曹幸穗]不知四时,失国之基
·[王知三]《陇东时令节日文化研究》考察报告(庆阳部分)·[刘晓峰]古代人怎样发现了时间的秘密?
·[王知三]陇东时令节日文化考察报告·[袁先欣]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