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支特社的煨桑习俗
支特社和其宗中社的煨桑习俗是笔者田野调查的重点部分。经多方考察,笔者获得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经整理归纳后,可大致看出两社的煨桑习俗。在本文中,笔者将分煨桑材料、煨桑过程和煨桑活动三部分逐项予以介绍。
(一)煨桑材料
从大的方面来说,支特社的煨桑材料可分为精料(Sang.Zai)、“净水”(Sang.Chou)和粗料(Sang.Jie)三部分。
1.精料。精料是指将纯净的或经清洗晾晒而干燥洁净的各种原料,经精细加工,按照一定的规则搭配而成的混合料。精料经宗教仪式“开光”后,即成为神物,供奉于神、佛。精料所用原料多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食用之物。
精料的配料包括:炒青稞面、“三白”(牛奶、奶渣、酥油)、“三甜”(红糖、白糖、蜂蜜)、“五谷”(大麦、苞谷、青稞、藏红花或土红花、小麦)、清茶水、青稞酒(亦可用红葡萄酒或啤酒代之)、芝麻(少数家庭用)、多种花的干制花枝叶的混合物、芒果、苹果等。按传统,精料的配料有12种,而西藏则往往达100多种。配料均是素食。
在采集植物、准备配料以及制作的过程中,还隐含着如下几个细节:
(1)各种花以开放为好,以采摘花枝顶端包括花朵在内总长2-3cm的部分为好;花的采集,需在下霜之前完成,下霜之后很难采到,即使采到也不再合用。
(2)所用花卉,多由老人上山采集,故家中有老人的家庭,精料中所掺合的花卉也多。
(3)当地人说,以前他们在制作精料时也不含花、枝、叶等,后来一些老年人教会大家使用花卉。因此,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懂得、也更多地使用煨桑花卉。还有不少家庭从他处引进一些名贵花卉,用于煨桑供奉,布设经堂等。
(4)一般来说,精料中花卉与其他配料各占50%,老人们认为花越多越好。
(5)调查中发现,支特社可以使用的花卉的种数和生长量都不算小,但现在全社在精料中掺用的花卉已呈下降之势。
2.“净水”。所谓“净水”,实际上就是水、奶或青稞酒,或是几种液体的混合物,装在特制的玻璃瓶中待用。
3.粗料。煨桑所用的粗料,种类不定,可选的范围较广,只要是干净的植物体便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灵活选用。整个藏区可用的粗料植物共有40-50种,各地可根据自己地域的情况加以选用。其中,侧柏为煨桑首选,因为:第一,其味道特别芳香;第二,其鳞叶小枝扁平侧出,形类佛手合十,颇具佛缘。无柏树的地方,可用松子松树等五种植物,均用其枝叶。找不到柏树和松树的地方,可用高山栎枝叶;灌丛草原可用烈香杜鹃叶;西藏草原无柏、无松、无栎、无杜鹃,用白蒿。
支特社所用的煨桑植物为复合型,包括:(1)柏类:高山柏的干制枝叶,也有用其根材者,甚至有人从远处购来其干根材,以备日常使用;(2)松类:高山松、丽江云杉(原变种)的新鲜枝叶;(3)其他灌木类:锥线樱桃的干制花和叶,云南丁香的干制花朵;(4)草本类:大丽花的干制花朵,尼泊尔香青(原变种)、伞房尼泊尔香青(变种)的干制全株,美叶青兰的干制地上部;(5)蒿类:灰苞蒿、猪毛蒿的干制地上部,但较少用。平均日使用量为2-3斤。支特社有“烧百香”的习俗,其时,以能采来百种植物的枝叶放在一起煨桑为最好。
粗料多是每日上山采集,家中允许有2-3日的积存备用,至于去神山时,则是即采即用。平时,以将三种大丽菊(Bo.Nan.Mie.Du、Gong.Gong.Mie.Du和Bian.Dong.Mie.Du)的花朵一起掺人精料煨桑敬神,最为虔信,其原因有三:第一,这三种花都有圣洁之意;第二,平时这三种花均干制,以作药用;第三,据说神山最喜欢这三种花(源自传统信仰)。
(二)煨桑过程
煨桑前,要先净手,然后将精料装满一个特制的布口袋,将“净水”装满一个特制的玻璃瓶。布口袋的系口绳与玻璃瓶的瓶颈系绳要拴在一起,构成不可分离的一套煨桑材料,并挂在高处。每次煨桑时,先引火,然后在煨桑炉(Sang.Tou)中放入干净粗料3-5枝,燃烧过程中还要往粗料上撒几勺精料,再向煨桑炉内和口外洒一些“净水”,为的是使煨桑材料和桑烟更为圣洁,同时也是为了压小火势,多生浓烟。
(三)煨桑活动
家庭煨桑的时日及具体做法:(1)每日早、晚,要在煨桑炉中各煨桑一次,早上的一次是在拂晓,人们起床即来煨桑,晚上的一次是在傍晚5点。另外,早上还要到神山一次,每家每户各去一人,9点之前煨桑完毕。(2)藏历大年初一,全社集体到神山煨桑朝拜。(3)农历元月十五和藏历四月十五,是藏传佛教很重要的日子,要举行隆重的佛事典礼,这时也有特殊的煨桑礼俗。(4)“烧百香”的日子定在每月初五和初十,或由活佛具体算出后决定。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百香”一年要烧5—6次,具体日子要在某几个月的初一、初五、初十、十五中选择,烧百香时,每次都要用约50公斤的精料。(5)家中有人出远门时,要煨桑一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