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傅修延]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
  作者:傅修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6 | 点击数:16541
 

      第三,先秦叙事在中华民族叙事思维上打下了根深蒂固的烙印,其形态、倾向与特征对后世叙事发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的一个意义是它属于过去却不断作用于现在,本文之所以认定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关键在于先秦叙事的许多基本特点为后人承传不息。在历史性叙事中,这种传统的惯性作用表现得十分明显。《春秋》为中国史传开编年体先河,其实质为“依时而述”。《国语》则体现了“依地而述”的思路,它先记周语,然后分别记述列国之语。“依地而述”不具备 “依时而述”的系统性,但避免了须在同一时间内记述多国史实的麻烦,可以实行集中程度更高的叙事。《国语·吴语》对吴王夫差的记述近于为夫差作传,这种对 “一人一事”的集中传述不但是对编年体的超越,同时也是以人物为纲提携各类事件的纪传体的先导。纪传体的雏形出现于先秦晚期的史著 《世本》中,它的“依人而述”由《春秋》的“依时而述”和《国语》的“依地而述”发展而来,这种囊括力极强的、能够各不相扰地反映各类事物在时空中连续性存在的纪传史体,经过司马迁的大力弘扬,最终成为煌煌“二十六史”一以贯之的定式。

      先秦叙事对后世文学性叙事的影响则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在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形态上的影响。例如荀况《成相》摹仿的说唱艺术为曲艺之祖,曲艺后来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今天流行的还有400多个品种,其中绝大多数仍用“鼓”、“相”之类的打击乐器担纲伴奏,形态上并未发生很大变异。曲艺中的说书(唐宋时为“说话”)一支直接哺育了宋以后的通俗小说,在其形态上打下了深刻烙印,讲史话本的遗痕在明清章回小说中历历可见。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成的章回小说中,涌现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叙事经典。楚辞与《荀子·赋篇》对汉赋的影响亦属此类,《赋篇》携带有“赋”之所以为 “赋”的文学特征——敷陈铺排,《卜居》中的屈原一层复一层地抒发胸臆,已露出后世赋文奔腾汹涌的端倪。还须提到,《赋篇》、《卜居》中以客主问答之辞为开篇的做法,对后世叙事结构产生了持久影响,“遂客主以首引”成了导入正文的一种常用叙事手段。

      二是思维上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沉淀在不易觉察的意识深层,只有在将其拈出分析之后,才能显现其与后世叙事文学的联系。正因为潜藏得深,它可以顽强地穿透各种文体的壁垒,作用于后世作者的叙事思维。《山海经·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一节,隐藏着一个主人公搬救兵战胜对手的原始模式,这个模式在后世叙事作品中累见不鲜。《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身都是本领,但遇到对手后总是上天入地去搬救兵,这说明“搬救兵”作为战胜对手的必备程序,已经置入了中华民族叙事思维的“记忆装置”。《山海经》介绍神怪的外形时,其想象力往往表现为器官、肢体的变形与奇特,如人兽器肢的混合(“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及器肢数量的增减 (“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为人一手一足”)等。古代小说主人公的面孔后面也似乎透出某类神怪的影子:《西游记》的主角分别是金蝉、猴精、猪妖与水怪,《三国演义》的刘备“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水浒传》的宋江“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中,常以与动物相关的比拟 (“豺声”、“蜂目”、“熊虎之状”)来喻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时至今日,我们仍喜欢用 “虎背熊腰”、“莺啼燕语”、“獐头鼠目”、“尖嘴猴腮”之类的词语来臧贬人物。

      三是倾向与特征上的影响。先秦叙事重视记言与对话,多用引征、意象与隐喻,提倡简练与含蓄,这些构成了先秦叙事的显性 “遗传特征”,它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叙事文学。在这些倾向与特征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隐喻性叙事,它是先秦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先民造字时就懂得让汉字构形部件相互发生共振,如将动态的“鹿”置于静态的“土”之上合成为“県”字(“県”的古体是“土”上有三只“鹿”),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小的叙事单元——鹿群在土地上奔跑带起滚滚尘土。以后隐喻性叙事又由 “字”蔓延到“词”,如卦爻辞中“飞龙在天”、“潜龙在渊”等意象,容易引人联想起异质而同构的人生境况;由寓言故事压缩而成的成语,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常备语汇,汇聚成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巨型故事库。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实际上等于从中挑出某一故事,心领神会地传递不欲明言或不便直言的信息。再进一步,这种隐喻手段又由“词”扩大到“句”,如《诗经》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等,诗歌中的“兴”可谓最具民族特色的国粹,“兴象”与 “拟象”之间的共振,奏响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叙事和弦。

      先秦叙事的材料足以证明,中华民族使用的是一种最具叙事优势的语言,除了通常的信息传递方式之外,汉语的字词句还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叙事。文学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发扬了这种叙事优势的文学样式,其风格往往优雅蕴藉,如唐诗的主要 “法宝”之一就是隐喻意象的叠加与组合。而未能继承这种隐喻传统的文学样式则往往难逃訾议,如汉代赋体文学的一味铺陈固然实现了 “欲人不能加”,但也因此失去了用汉语叙事时那种独具一格的含蓄意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7-07-0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申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
下一条: ·[庄孔韶 李飞]人类学对现代组织及其文化的研究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白笑天]民族记忆:先秦巫文化与民族思想文化交融发
·[马志远]丁兰刻木故事的结构分析及其叙事传统·[吕树明]论先秦瘟疫神灵的演进轨辙
·[柳倩月]保护非遗叙事传统,创造当代非遗杰作·[李向振]重回叙事传统:当代民俗研究的生活实践转向
·[雷米·马修]昆仑山在先秦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与现实之美·林晓平:《先秦民俗典籍与客家民俗文化》
·贺学君:《中国民间叙事诗史》·[朝戈金]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逝世·林继富:《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
·田仲一成谈战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徐刚]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学术传承
·[黄静华]史诗文类视角中的拉祜族“古根”叙事传统·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征稿通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中国文学·语言文学研究是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脉
·[周兴泰]古代辞赋与中国叙事传统·陈岗龙:《蟒古思故事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