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许多论者从文明史差异角度探讨史诗产生的原因。林玮生《从希腊史诗的发生看汉民族史诗的“缺位”》[126]从比较文化学和发生学视角,剖析在英雄时代希腊史诗产生的重要因素,即民族迁徙、战争和迟到的字母文字。这些因素在汉民族历史语境下均为“文化缺项”,汉族用发达的史传传统弥补了这种“缺位”。 覃乃昌《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丰富与汉族没有发现创世神话创世史诗的原因——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八》[127]认为,由于汉族是由多民族以滚雪球的方式融合形成的,其族群记忆呈现多元化,难以找到记忆的原点,这是汉民族没有产生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主要原因。林岗《20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128]探讨了20世纪一直为学界所争论的汉语“史诗问题”。作者认为,将西方文学史的起源模式当作具有普世性的文学史起源的解释框架,以史诗作为解说中国文学源头方案的合理性是可以质疑的。梅列金斯基《英雄史诗的起源》[129]今年翻译出版,该书旨在探究英雄史诗产生的本源,找出不同民族史诗形成的共同规律。
注释:
[1]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5]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6] 《在和谐与交流中书写多民族文学史》,2007年2月1日《文艺报》;特·赛音巴雅尔:《书写多民族文学史的关键问题——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2007年4月5日《文艺报》。
[7] 冯艺:《民族文学的根本性写作》,《民族文学》2007年第6期。
[8] 关纪新:《应当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中国民族》2007年第4期。
[9]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1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0月30日。
[12] 《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1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4]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5]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4期。
[1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8]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9] 《满族研究》2007年第1期。
[20]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1]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2]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3]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4]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5]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6]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27]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8] 《满族研究》2007年第2期。
[29] 《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30] 《民族文学》2007年第9期。
[31] 《南方文坛》2007年第6期。
[32] 黄玲:《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创作与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3]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34]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35] 《湖北文坛》2007年第10期。
[36] 《民族文学》2007年第3期。
[37]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38]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9] 梁明:《回顾与展望———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探微》,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40]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42] 《文艺报》2007年5月10日。
[43]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4]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5]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6] 《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47] 《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8]此篇及下面几篇均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讨会论文。
[49]《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50]《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1]《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2]《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3]《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4]《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55]《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56]《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8]《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59]《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60]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版。
[61]此篇及下面几篇均为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论文。
[62]《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63]《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64]《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65]《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66]《西藏研究》2007年第1期。
[67]《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68]《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69]《西藏研究》2007年第4期。
[70]《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71]《格萨尔文化在康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72]《中国土族》2007年第3期。
[73]《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2007年第1期。
[74]《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2007年第1期。
[75]《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2007年第1期。
[76]《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2007年第2期。
[77]《西藏研究》(藏文版)2007年第4期。
[78]《中国土族》2007年第2期。
[79]《群文天地》(藏文版)2007年第3期。
[80]《西藏艺术研究》2007年第3期。
[81]《西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82]《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83]《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2007年第1期。
[84]《格萨尔文化在康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85]《格萨尔文化在康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86]《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87]《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8]《西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9]《西藏研究》2007年第1期。
[90]《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91]《西藏艺术研究》2007年第3期。
[92]《中国藏学》(藏文版)2007年第1期。
[93]《中国藏学》(藏文版)2007年第3期。
[94]《西藏研究》2007年第1期。
[95]《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96]《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 第4期。
[97]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98]昆仑出版社 2007年11月版。
[99]《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100]《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101]《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102]民族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103]民族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104]《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 年第6期。
[105]《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第6期。
[106]民族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07]《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108]《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09]《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110]《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11]《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12]《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113]《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114]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15]《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
[116]《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117]《思想战线》2007年第6期。
[118]《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119]《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年第6期。
[120]《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21]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122]《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23]《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24]《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125]《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 第1期。
[12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27]《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28]《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29](俄)Е. М. 梅列金斯基著,王亚民、张淑明、刘玉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版。
本文原刊于《中国文学年鉴》2008年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