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尹虎彬]口头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
  作者: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0 | 点击数:21974
 

  一,口头文学是口头地创作的。

  我们对口头文学的一些模糊认识,它们主要来自于我们对口头创作有一种想当然的理解。比如人们常说“口头文学是口头地创作的。”这话乍听起来没有毛病,可是,它没有说出什么道理来。口头文学是口头创作的,但是,它同时也是口头表演的,表演的同时又实现了传递。因此,口头文学的创作、表演、流布,它们其实是处于同一个过程之中,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的侧面。对活态口头传统诗歌的共时性的分析表明,创作和表演是同一过程中处于不同程度变化的两个方面。洛德认为口头诗歌的创作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以表演的形式来完成的。他在大量田野工作基础上提出的“表演中的创作”问题;即史诗演唱者的每一次吟诵都是一种再创作,而且他们是以大量的传统的程式和主题来进行这种再创作。4

  口头创作问题好像是个黑匣子,始终没有被解密。在欧美荷马史诗研究属于古典学,因为史诗经过数千年的编辑和整理,它也被认为是书面创作的。19世纪以来人类学的实证材料不断揭开了口传史诗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未被人们注意的事实。1885年拉德洛夫(W. Radloff)关于突厥部族史诗的考察报告,使得人们看到史诗创作的一个实际的方式。5另一个学者穆尔科,他的田野工作已经带有科学的理论假设,克服了欧洲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者的局限,开启了20世纪民俗学者注重共时性研究的趋向。他的基本问题是:口头史诗存活的方式是什么?谁是歌手?他们为谁演唱?史诗表演的时间和地点?活态的口头诗歌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史诗是如何消亡的?穆尔科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证实了自己的假设。这使后来者帕里和洛德能够沿着前人的基础上做更加科学系统的研究。帕里也是在表演的现场研究了歌手、歌的长度(表演者和观众交互作用的产物)、歌的改变、歌的含义(“原始”、“原创”的文本不存在)、歌手如何保存他的歌、传统与个人、表演者和创作者,穆斯林传统和歌手的独特意义,为什么穆斯林传统在悠久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有创新的生机?6 在穆尔科和帕里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史诗是神赐予的歌,或者是经过圣贤整理的产物。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也为人们分析史诗的文体带来了便捷。像史诗的语言变体(epic idiolect),史诗的语域(epic register)这样一些语言学的表述,它们能够说明史诗创编的机制,能够反映歌手与地方性的史诗传统的密切关联。一些主要的语体风格总是与特定的、重复出现的情境类型相互关联的。口传史诗代表了诗歌形式的高度发达的阶段。史诗变异的诸多形式,互文本性,以及传统的氛围,这些都表明口头创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下面这个说法也是关于口头创作的。

  二,口头文学是即兴的、是随意的创编。

  人们常常认为口头文学有即兴说唱的特点,因此这种即兴也就有了随意性的成分。这种看法的错误,主要是它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殊不知在口头文学中,一些家喻户晓的片段,它们经过千百年来不知多少艺人的锻造,这些片段中所蕴涵的传统法则,传统内涵和魅力,在许多方面我们还难以探知。试想,现在还有谁敢说自己能够创作出第二个《伊利亚特》?

   “即兴创作”这一术语对口头诗歌的描绘很容易产生误解。古典学家纳吉(Gregory Nagy)指出,下例三种关于“即兴创作的口头诗人”的假设其实是荒唐的:“口头诗人的创作并无什么计划。”“口头诗歌是以‘松散’和结构上的不完整为特点的。”“口头诗人在开始时并不能看到整个史诗的情节顺序。”纳吉认为,拒绝承认活形态口头传统中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法则的作用,是缺乏对口头传统本身的理解和欣赏的标志。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假设,即诗人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口头诗歌的束缚。这种假定需要提升和重新塑造某一个人,使之成为天才的或至少是非凡的作者,并且可以把观察到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法则赋予这位非凡的作者。 统一性和一致性可能是传统的作用,而不是传统的原因。7

  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是遵循传统的法则来创造的。一个特定的传统可以经过漫长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一个民俗学的题材样式会得到高度发展,比如史诗这个样式。传统的法则依靠口承的知识代代传递,这个知识只有从口头传统内部才可能被了解。帕里在1935年的一段话,说明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境:“若将口承知识与文学相对照,自然可以将口头诗歌与书面诗歌相对照,但迄今没有一个批评家这样做,即便有兼通这两种诗歌的人,他也不过是试图寻找他们的相似点。即有些人可能接触到不识字人们的诗歌,他们不可能客观地判断口头诗歌的优劣,与此同时,那些拥有文学背景的人,他们出版口传作品,也只不过想表现出,这些口头诗歌和文学一样精湛。而只有那些研究早期诗歌的人,才有可能同时地接触到口承的知识和文学。”8

  显然,上面谈到的所谓“口头创作”和“即兴创作”的提法,很容易使人们对口头创作产生简单化的理解。口头传统自有其内在的规则,它的博大精深一点也不亚于文人的书写传统。我们如果从表演者和表演的角度来看口头文学,还会发现下面一些关于口传文本的提法是错误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上一条: ·[尹虎彬]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
下一条: ·[蔡大成]蓍草神话传说的生态解构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