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吕微]从翻译看学术研究中的主体间关系
——以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为理论支点
  作者:吕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3 | 点击数:27644
 
rational既是西方文化、历史中的一个核心的观念要素,同时也是一个核心的经验要素,但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能够“辨明、认识、阐述和评论真理的(理论)能力”的“理性”显然不是一个核心要素。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发现了一些可经验、可证实而且的确是对象化、物化了的“理性”之物,那也同样无助于中国问题的诊断,因为,我们至多是在本土历史和文化中发现了一些与西方历史文化中rational的经验对象可资比较的本土“具体指涉物”和“基本相似物”(这不仅可能而且十分现实)。但是,由于“辨明、认识、阐述和评论真理的(理论)能力”的“理性”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非核心位置,所以即使我们发现了一些“理性”(以及“神话”等)概念可经验的“具体指涉物”或“基本相似物”,我们仍然不能断言我们已诊断出真正的中国问题,我们至多满足了我们自己的“西方有中国也有”的狭隘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在高扬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同时也就是在强化民族、文化的自卑感,因为,与作为核心要素的rational相比,“理性”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是否同样具有核心要素的性质显然是成问题的。一旦我们发现“准‘理性’”或“类‘理性’”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并不占有核心要素的位置,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备受打击(“神话”的情况与“理性”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
于是,我们又竭尽全力试图证明,理性作为人类文化、历史的普遍要素也是中国文化、历史的核心要素,只是我们的“理性”与西方的rational具有不同的形式,属于不同的类型,换句话说,尽管我们的纯粹理性(思辨理性、理论理性)不甚高明,但我们擅长实用理性(实践理性、交往理性),换句话说,尽管我们“辨明、认识、阐述和评论真理的(理论思辨)能力”相对不强,但我们实践真理的能力绝对不弱。
然而问题在于,“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这些概念仍然是翻译的结果,既不是本土文化通过自身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规定,也不是通过观念的先天约定自我陈述地所创造的核心概念。于是,我们能否真正理解我们自己就仍然是一个问题。因此最终,无论是“理性”还是“实践理性”,其实都是rational的问题,也就是说,仍然是西方文化、西方历史的问题,我们只是用我们特殊的、偶然的零散材料证明了西方问题的普遍性、必然性存在,尽管rational的问题在不同文化中的确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部分显现。
于是,在没有了解不同文化观念的自我陈述的前提下,当我们使用翻译的异文化概念反向地对本文化进行经验方法、实证方法的研究时,就出现了西方语言对中国现实的单向度的、不平等的“命名”支配关系,也就是异文化主体将本文化视为客体的、不平等的规定关系,从政治的角度看,这就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发现中国历史、文化中真正的核心要素和本土问题即本文化观念的自我陈述呢?也就是说,为了发现真正的本土问题和本土文化的核心要素,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并在适当的方法中达成文化间非支配的自由、平等关系呢?
汪晖认为,“建立文化研究的新的方法论视野,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寻找描述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基本语言和范畴(自我陈述)。这种基本语言和范畴是在特定语言共同体(内部)的交往实践中约定的”。这就是说,回溯到特定文化的思想实践和观念系统中去,一旦我们通过对“特定语言共同体”内部思想实践的考察并进而确认了其自我约定、自我陈述的观念世界及其核心范畴,我们就可以真正触及到特定语言-文化共同体的真正问题之所在。于是,我们才能通过本土文化自我陈述的核心范畴与西方文化自我陈述的核心范畴之间的相互阐释而对比地显现出不同文化主体自我陈述的价值和意义,进而,特定语言文化共同体才能对人类共同体整体价值和意义的自我理解、自我解释和交互理解及交互解释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正如索绪尔所言,在纯粹观念的语言领域,我们对一个词的理解不仅需要该词的积极的自我定义,而且需要与该词相关的、作为他者的其他词从否定方向的消极定义,我们只有在词与词之间相互否定的消极关系中,才能最终确定一个词的相对价值和意义。在索绪尔看来,积极的、肯定的定义甚至是建立在消极的、否定的定义的基础上的。{1} 
这就是说,我们对特定文化自我陈述的核心范畴的理解是不能局限于该文化内部的、积极的自我肯定,对特定文化的自我陈述的“认识你自己”不仅建立在本文化自我陈述的积极肯定的基础上,而是首先建立在异文化他者的自我陈述的消极否定的基础上。具体地说,我们只有首先理解和解释了异文化,然后才能理解和解释本文化,没有对异文化的知识,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关于本文化的真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如果没有对rational的翻译,我们甚至不知道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本土文化,即使我们发现在本土文化中没有与rational完全对应的理性因素,我们对本土文化仍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才真正开始有所理解,而更深入的、真正的有所理解恰恰建立在用发明的现代汉语词汇“理性”翻译rational的前提下。理解本文化必须诉诸异文化,对自我的理解建立在对他者的理解的基础上,这无论对于语言学还是对于人类学来说,都已经是常识了。
但这同时也就形成了一个文化间、主体间相互理解和解释的循环:我们为了理解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先理解他人;我们只有先理解了他人,我们才能理解我们自己。反过来说,我们为了理解他人,我们必须先理解我们自己;我们只有先理解了我们自己,我们才能理解他人。在学术研究中,上述循环可转换为如下表述:为了研究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既用自己的概念看自己,也用他人的概念看自己;反过来说,为了研究他人,我们必须用我们自己的概念看他人,也必须用他人自己的概念看他人。这就是说,为了理解和解释主体之间的任一主体,我们都必须诉诸自我主体的自我陈述,以及他者主体的自我陈述,在交互主体交互的自我陈述之间,我们才能发现主体之间交互理解和交互解释的可能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比较民俗学的新课题
下一条: ·[刘晓春]历史/结构——萨林斯关于南太平洋岛殖民遭遇的论述
   相关链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
·[张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语言能力·[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
·[哈合列孜·赛勒克]哈萨克语-汉语民俗词语翻译·[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王祥 孙剑艺]关于方言民俗词语调查研究定位的思考·[兰洁怡]浅谈南宁白话童谣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与保护传承
·[惠嘉]文本:具有构境能力的语言事件·[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张筠]伟大的“言说”历程·[吴昉]变与不变:传统手工艺的媒材转化与融合
·五种少数民族语言版的4K直播国庆盛典电影问世·[张多]美国学者搜集整理、翻译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史和方法论
·[史小可]民俗文化符号在当代油画语言中的重构与转换·[王丹]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研究
·饮水思源:土著语言和知识·[刘宗迪]丁山的神话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