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张勃]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用柳习俗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18 | 点击数:13228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清·杨韫华《山塘棹歌》


        清明节。一个女孩,也或许是一个少妇,正在闺中专注地绣着荷包,也可能正在逗弄呀呀学语的孩童,忽然间就听到了门外小贩大声吆喝卖柳条的声音。她兴奋万分,迫不及待地去找邻居家的姊妹们、好朋友,结伴去买。归来时,人人头上都斜插了绿油油的柳枝。可以想象,她们定是互相观赏着品评着,在柳枝映衬下的笑脸因激动高兴而显得越发楚楚动人了。

      杨韫华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一个女子的作为描写了清代江苏吴县普遍流行的清明节插柳、戴柳习俗。插柳、戴柳,就是将柳枝插于门户、房檐等处,或者将柳枝、柳絮以及柳枝做成的柳圈、柳球等佩戴于头上或身上。当然,这一习俗并非仅流传于吴地,也并非清朝时才有。事实上,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有对于插柳习俗的文献记载。而唐代以后,寒食清明节插柳戴柳就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民众的常见做法,以至于清明节还有“插柳节”的别称。

      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可见当时已有正月初一插柳的习俗。再如隋朝杜公瞻注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时也说:“今州里风俗,望日祠门户。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乃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考虑到古人常常杨柳不分,这里的杨枝其实也就是柳枝。由此可见唐代以前流传着插柳的习俗当不是某些学人的主观臆想。只是插柳的活动主要集中于正月进行而非清明节期间。这种情况在唐代有所变化。《景龙文馆记》记载说唐中宗曾在三月三日赐给侍臣细柳圈,据说戴上可以避免瘟疫和蝎子一类毒虫的危害。

      但是总体上看,唐代以前关于戴柳的记载不多,这也许反映了此时插柳的做法并不普遍。宋代以降,关于插柳戴柳的记载明显多了起来,而且从记载来看,寒食清明插柳戴柳已经蔚然成俗。如《东京梦华录》“清明节”条记载:“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m1] 饣固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张炎在其《庆春宫词序》中也说:“都下寒食,游人甚盛,水边花外,多丽环集,各以柳圈祓禊而去。”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饣固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明代时候,插柳戴柳之风仍然盛行,刘侗、于奕正就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对清明踏青时人们簪柳的行为做了记载。而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所作“清明日摘新柳佩带”的描述,表明清代插柳习俗的继续存在。从丁世良、赵放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所辑录的资料来看,除新疆、青海、西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外,其余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存在插柳、戴柳之俗。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插柳戴柳之俗也走向衰落。不过,习俗的消失是很难在一时间完成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不少地方的清明节看到“檐下插柳青青可爱”的动人情景。

      也许由于清明节插柳戴柳之俗流传极其广泛,受地方性的影响,便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做法。插柳之俗的通常做法是折取柳枝插于自家的大门上,其次是插于屋檐,也有插于寝室、床头、窗户、灶台上的。还有的如江苏、浙江、陕西、湖北、东北的某些地区还要在坟上插柳。又有将柳枝插于瓶中供于佛像神灵之前的。无锡一带的农民还会在门前晒场周围、自家农田的田埂旁插柳,俗信“清明插绿柳,稻麦长过头”。所插柳枝通常不做任何处理,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河北万全县,就要将柳枝编为小圈,连环七个悬挂在房屋的角落里。山西一带,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用面粉捏成各种造型的面塑,俗称“寒燕儿”(也叫“子推燕”),用柳条串起来悬挂在室内。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3-15 18:0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扫墓踏青是基本主题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俞玲]变“节”惟新:中华传统节俗的现代性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常睿]新冠疫情下的端午香囊节俗消费考察
·萧放: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纪军]上蔡重阳节调查报告
·[冯瑾]乡宁云丘山中和节节俗及其儒家文化意蕴·[杜凯月]孔尚任《节序同风录》管窥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萧放]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
·[张瑞娇]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