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是20世纪下半期最富盛名也最具争议的人类学家之一,他所倡导的结构主义理论曾一度风行神话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多个研究领域。1955年,《神话的结构研究》发表,标志着结构主义神话学的初步创立。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研究的鸿篇巨制四卷本的《神话学》(Mythologiques,1969-1981)、《嫉妒的女陶工》(The Jealous Potter,1985)和《山猫的故事》(The Stories of Lynx,1995)相继问世。通过对近2000个美洲神话的深入分析,这位更具哲学家、律师和诗人气质的学者孜孜不倦地探求着神话的普遍结构,并希望借此可以窥知人类思维的奥秘。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与沸沸扬扬的赞誉和批评相反,真正能将列维-斯特劳斯的方法用于实践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在可模仿性上的缺陷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一个致命伤。加拿大学者M. Carroll1983年的论文《旧约中的神话、方法论和转换》(Myths,Methodolog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Old Testament:the stories of Esther,Judith and Susanna)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他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流程,用完全有迹可寻的方法改进了结构主义分析的操作性。无论读者是否同意Carroll的具体结论,他在方法论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能否认的。
在Carroll之前,多数学者更加重视作为结构主义纲领性文献的《神话的结构研究》,关注列维-斯特劳斯作为个案分析演示的俄底浦斯神话研究,却都忽视了他关于系统处理大量异文和相关神话,从而展现神话思维深层结构的努力。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被认为是最深入研究结构主义的人类学家,他把结构主义的“全部要领”归结为由一组二元对立和一个中介项构成的三角模式。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学》中建立的只是“语义代数学”的基本原理。虽然大胆独创的精神和特别的论证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但“这充其量只不过比魔术师滴答声装置的把戏更巧妙些罢了”。因此,列维-斯特劳斯的著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退化为“当代的金枝”,和弗洛伊德(Freud)一样都“有把我们完全不知不觉地引进我们神秘感情最深处的最卓越能力”(埃德蒙·利奇,1985)。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在《神话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yth)里称,结构主义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区分对立项和中介项,但是,列维-斯特劳斯只是向读者展示了某种“结构”的存在,并没有阐明具体的“游戏规则”,即神话是如何运作繁衍的。她分析阿斯迪瓦尔的故事后强调了了解神话讲述地区人群文化、社会背景的重要性。然而,她的研究仍然没有摆脱同时代学者局限于对单个神话逐一研究的传统结构主义分析套路。在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倾注了大量热情的古典学者可能是结构主义方法的反对者中最为激烈的一群。J. Dee的论文《忒拜城门前的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 at the Theban Gates)针对《神话的结构研究》中俄底浦斯神话的对立提出了质疑和责难。其他攻击结构主义“善变而巧言令色”、是“理想主义最后的居所”、“虚无主义的游戏”、“毫无任何人类学的方法可言”等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无不把矛头指向早期的《神话的结构研究》中寻找对立的分析思路,而很少提及列维-斯特劳斯的其他著作,尤其是以“转换”为中心研究方法的《神话学》。
虽然也有个别学者发现了“转换”对于神话分析的意义,但是他们的论著都没有像Carroll的论文一样详细明确。利奇的代表作《伊甸园中的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uss in the Garden of Eden:An Examination of Some Recent Development in Analysis of Myths)虽然也分析了若干个伊甸园神话之间的联系,但是这只是对列维-斯特劳斯将卡德摩斯神话引入俄底浦斯分析的做法的模仿,并没有形成完整可操作的方法论系统,核心仍是“对立”而非“转换”。K.R. Walters在反驳J. Dee批评意见的同时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希腊神话间的转换关系,但是对文字学的过分重视多少冲淡了这一核心。
而Carroll直接提出结构主义分析的精髓在于神话之间的转换。他认为结构主义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1)神话的思维过程是先引入一个二元对立,以区别原本混沌杂处的世间万物,然后再加上一个作为中介的第三项,从而构成一个三项组合代替对立,例如著名的“烹饪三角”。(2)神话的功能是提供一种逻辑结构帮助人类克服或弱化某种文化困境。(3)各神话文本包括同一神话的不同异文可以聚合为神话组,在组内或组际按照一定法则进行转换。转换法则缩写成TR,用数学表达可写做形如Fx (a)∶Fy (b) ∷ Fx (b)∶F a-1 (y)的经典公式(Canon Formula,公式含义将在下文中详细解释)。只有理解了这种转换,才能认识到神话的普遍结构。在Carroll看来,前两个假设虽然是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出发点,并在早期论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假设(3)才是贯穿他60年代后期起30多年研究实践的核心方法。这种方法论重心的转移在1958年发表的《四则温尼贝戈神话》中间已经初见端倪,却并没有被多数研究者注意,也决定了他们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和方法。
Carroll从列维-斯特劳斯的分析和论述中总结出了进行结构主义分析的四个步骤:
(1)确定一个研究对象范围,所需的神话文本将在限定的这个历史地理文化范畴中寻找。
(2)从一个神话文本出发,打破神话叙事的历时顺序,对其包含的情节元素进行拆解分类并应用TR。
(3)预测(Predict)和推导出另一个新的神话结构,寻找与之相符的现存神话。
(4)对寻找到的神话文本重复步骤(2)和(3)。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