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萧放]中国时间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7 | 点击数:25917
 
 
岁时·节庆
 
岁,原指上古的一种斧类砍削工具,禾谷的一年一收与牺牲的年度奉献都需要运用“岁”这一工具,久而久之,人们便以岁指代年度周期。而“时”在古汉语中则指的是自然季节。上古时期,人们对季节的划分还比较简略,只有春秋二时。“四时”,即四季的出现大概是在商周时期了。
岁与时配合而成“岁时”,字面意思也就是“一年四季”。但岁时还是传统中国特有的时间表达语言,通常特指与一年四季相关的时令节日。
在年度时间中安排节庆,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而传统中国的岁时节日安排,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观念,并且还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化。
在节日体系形成初期,阴阳是形成节日的重要依据,重要节日都分布在一、三、五、七、九月中,而且是月日重合,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等。如此安排的原因是:阴阳调和在中国人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是吉祥平安的标志,而对于两个阳数相重的时日,古人则保持着警惕与戒心。人们认为阳盛日是时间流程中的危险日、恶日、灾难日。在这些重要的古代节日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死亡、分离或者灾难的传说,这类节日传说事实上是古代时日禁忌的文学讲述。
随着生存能力的逐渐提高,人们在时间观念上逐渐脱离阴阳观念的制约,岁时节日也开始逐渐脱离危险情绪,形成庆祝欢愉的节俗主题。六朝以后,元旦迎新,上巳春嬉,端午竞渡,七夕牛郎织女相会,重阳赏菊荐寿等新主题纷纷出现。这一时期,还增加了中秋为八月节,中秋节一开始就以吉祥节日出现,它是传统节日主题发生重大调整的标志。
到了唐宋时期,传统岁时彻底转变为世俗节日。从岁时节日的节奏安排来看,宋代以前的岁时基本上还与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保持一致,到了晚清时,节日已经开始明显突出城市生活节奏。与之相伴的是节日的重点也有所变化:宋人重视元旦、清明、冬至,官员可放假三日,而清代则重视元旦、端午、中秋,称为三大节。
节日是传统社会重要的时间坐标,百姓不仅在节日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信仰与情感,同时对日常生活、生产的安排也以节日为时间点,如人们常说岁末年初、清明前后、仲夏端午、节届中秋等,年度时间的记忆中,普通百姓通常不会记住事件发生在几月几号,他们会记得是在端午节前或重阳前后等,节日是普通人重要的生活时间提示。 
 
    北京市内的一家迪厅年轻人正在动感音乐中狂欢。照明技术模糊了白天和黑夜的界限,钟表使时间决定生活,娱乐亦需专门安排时间。以太阳为准的昼作夜息的农业社会节奏在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中国人的时间·伦理
 
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有着明显的伦理意识——也就是说,传统社会中处处体现着对时间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评判,不同的时间有“宜”与“忌”,“吉”与“凶”,“柔”与“刚”,“良时”与“恶日”的差异。
人们赋予时间伦理意义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自然不仅包括了世间万物,还以神灵、祖先、鬼魅的面目出现。在岁时节庆中,不同的节日主题代表不同的人神关系、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比如,春季是阳气发动、万物复苏的时节,自然界的生机也昭示着丰产女神的降临,人们由此获得旺盛的生殖力量。从我国古代及当今的一些少数民族资料看,春天的节日,如春社、三月三等都是都是男欢女爱的节日。
由于普通民众有择吉避凶的需求,时间伦理自然会被“专业”的阴阳家不断发展。在结合了五行观念和干支纪法之后,这一伦理体系变得无限复杂,并且有着浓郁的神秘意识,普通人大都认为时间受制于神秘的力量,而对它的解读,要靠巫卜、星官等“专业人士”,民众虽然有选择时间的权力,但这种权力是有限的。而时间被赋予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了。
有人曾说:在传统社会里,时间是最先显露出来的东西,而在一个理性的国度,时间消失了。这里所说的时间就是伦理性的时间,传统社会成员对具体时节十分看重,认为岁时节日有超常的时间力量。而在现代社会,时间失去了魔力,因此人们淡化了对时间的情感知觉。时间并没有真的消失,消失的是附加在时间之上的人文观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上元
下一条: ·[刘冬颖]《诗经》中的情人节——上巳节
   相关链接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王娜]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林继富 闫静]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2019)的讨论·[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张多]祸与福:中国人的蝙蝠文化观·[杨苗苗]岁时节日习俗的维系功能
·[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林继富]端午节习俗传承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黎亮:《中国人的幻想与心灵:林兰童话的结构与意义》·[姜义华]礼敬人生——《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代序
·仲富兰:《图说中国人生礼仪》·[谢灵睿]元杂剧中的岁时节日民俗
·[麦高温]祖先崇拜对中国人有多重要?·[戴国煇]爆竹与中国人
·[刘启振 王思明]西瓜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及其动因·[项飚]世界、学理与自我: 一个中国人类学者的海外探险
·聚焦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美食高峰论坛举办·[郭彦鑫]汉族岁时节日逐除习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