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与讨论
作为口述史视角下的春节习俗研究,本文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作为初步的尝试,显然本文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于春节习俗变迁的研究,尚有待更完善的材料进行补充,材料搜集及研究方向也许可以有如下几个:
一、追踪调查。我们在前文也已经提过,受访者的描述都是以现在为出发点来重构过去,现在的讲述反映的是现在的思考方式。如果要研究心态变迁,尚需要对受访者进行追踪访问,相隔一定的年限,对相同的受访者进行回访,对比其心态是否有所变化,什么原因造成了变化。
二、代际对比。本文的研究对象大多都是年长者,而在他们的叙述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与年轻一辈行为的分化。比如,老人喜欢春节串门叙旧,而年轻人倒宁愿和自己的朋友、同学出去逛公园、看电影等。春节的变迁正是在代际之间尤为明显地发生着变迁。在采访年长者之后,再对年轻一辈进行调查和访谈,将不同代际的心态和认知相对比,应该会碰撞出有价值的洞见。
三、地域图景。本文由于调查精力所限,主要通过发动学生来采集样本,因此无法苛求地域上的联系,只能以十分粗疏的脉络进行梳理。而事实上,如果细致地在某一地做密集的调查,就可以利用更为生动和丰富的资源。而这些受访者又拥有很相似的地域背景,就更能够观察影响其行为变迁的因素和人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在这样一个较为纯化的实践环境中,还可以观察到更细致的变迁动力。
作者简介:
马潇(1982— ),女,汉族,河北景县人,中山大学中文系2004级硕士生(应届毕业),现当代文学专业民间文学方向。广东广州,510075。
注释:
[1]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述论》,《民俗研究》,2000.3:172
[2] (英)约翰•托什:《口述的历史》,雍恢译,罗凤礼校,《史学理论》,1987.4:80。此文是约翰•托什所著《追踪历史》的第十章全文中译。
[3] 本段关于中国口述史研究情况参考了姚力:《我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中国社会科学》,2005.1
[4] 亦译为“同时代性”或“实时性”。
[5] (英)约翰•托什:《口述的历史》,雍恢译,罗凤礼校,《史学理论》,1987.4:81.
[6] 参见(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 参见(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 参见(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4~75
[10] 参看(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62:412~421
[11] (美)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叶舒宪、户晓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12~13
[12]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次印刷,2004:110
[13] 参见黄景春:《中国新年礼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4] 鞭炮用以营造神圣空间的作用,往往与其它物品如香、纸等共同使用。一个较为有意思的研究可参见(美)C. Fred Blake:《纸钱的符号学研究》,冉凡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9:43~49。
[15] 参见Schuman, Howard; Scott, Jacqueline. Generation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Jun 1989:359-381
[16] (法)恺撒•弗洛雷:《记忆》,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9
[17]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3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 2006年4期,发表时略有删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