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转折性的一年
和1995年一样, 2000年农历十二月,姚三信家杀了一头猪准备过年。猪肉一部分过年吃了,另一部分则在2001年的正月十四卖出去了,得现金490元。除此之外,姚三信也像往年一样购置了一些年货:
腊月十六:上街取面9元,买馍3元,纸1元,调料4.5元,洗衣粉2元,白糖2元,烟7.5元,坐车3元,瓜籽1元,小娃衣服10元,润肤油4角,合计44元。
腊月十九:杀猪车费10元,杀猪20元,买酒10瓶50元。
腊月二十五:上街买罐头7瓶14元,芹菜5.5斤3.3元,水果糖3.5元,瓜子1斤2.5元,花生1.1元,调料1.5元,酱油1.2元,门画对联7.2元,色素1元,食用胶7元,筷子1元,白糖4.4元,烟14.5元,裤6元,灯泡1元,菠菜3元,钉子扣子1元,合计73.2元。
腊月二十八:买豆腐7.5元。
从记录来看,年货类别基本同1995年的一样,但数量上有减少的趋势,开支金额也降低了,购置年货的费用合计不到200元。为什么年货开支较之1995年还有降低?据了解,在排除记录不全或自产物品增加因素之外,主要原因还在于收入不高但开支很大。所以,姚三信家在2000年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改善。
但是,2000年既是BG村的转折年也是姚三信家的转折年。到1998年时,要想把砍伐木料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是根本不可能的了。在这种情势下,当地政府开始摸索帮助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初步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1998年前后,姚三信所在的乡政府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土豆。BG村的土壤适合土豆生长,土豆产量很高,1亩地可以产1万多斤。但是因为种植土豆“费工”,而且“大的好的卖了,小的就卖不出去”,市场价格又低(0.3—0.4元/市斤),加之销售渠道不畅,所以“一亩地也就得个700—800块钱”,可见种植土豆不是一条理想的增收之路。与推广土豆种植基本同步,当地政府也曾一度鼓励培植木耳和香菇,“政府还给香菇种植大户奖励了粉碎机”。但2000年以来,陕西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省范围内基本停止了商品性采伐。在这一背景当中,当地政府作出了禁止培植木耳和香菇的决定。但是,当地方政府发现培植香菇和木耳基本处于“禁而不止”状态时,又将政策改为“引导香菇生产者从邻县购买生产原料,利用当地温差大等有利的气候条件进行来料加工原料”。但培植香菇和木耳终究没有能够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
进入2000年,在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和尝试之后,TB县号召县郊区的广大农民利用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点,种植“名优特”蔬菜。姚三信以及他所在的BG村积极参与了这一调整性行动,他们在种植土豆的同时开始尝试种植“名优特”蔬菜。在姚三信2000年的日记中首先出现了“架豆王”(蔬菜名)一词,出现频率为17次。日记显示,姚三信家在2000年从“架豆王”上获得的收入将近700元,当时的市场价格为0.8—1.0元/市斤。可见,“架豆王”的产值要远远高于土豆。但是,由于种植面积有限等原因,“架豆王”的种植并没有立即改善姚三信家的经济状况。而且,在2000年,姚三信的家庭开支也不小。日记显示,当时除了要缴纳农业税等赋税之外,次子龙飞和次女小燕都还在读书,妻子巧霞还住了一次院。姚三信写道:
(2000年)七月十三:卖牛2560元,信用社还1000元,清利息住院费1000元。
(2000年)八月初十:卖架豆王15元;买庆大霉素药3.5元,买××(字迹不清)5元,共8.5元,快胃片8.5元,卫生纸4.5元,共13元;卖土豆790元;买肥料200元,磨房交电费100元,张文家村还账200元,共300元。龙飞报名108元,小燕102元,教育附加费97.2元,农业税80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2009-1-22 14:55:48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