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王红艳]农民姚三信的“年货日记”
  作者:王红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4 | 点击数:13080
 

2000年:转折性的一年

     和1995年一样, 2000年农历十二月,姚三信家杀了一头猪准备过年。猪肉一部分过年吃了,另一部分则在2001年的正月十四卖出去了,得现金490元。除此之外,姚三信也像往年一样购置了一些年货:
    腊月十六:上街取面9元,买馍3元,纸1元,调料4.5元,洗衣粉2元,白糖2元,烟7.5元,坐车3元,瓜籽1元,小娃衣服10元,润肤油4角,合计44元。
    腊月十九:杀猪车费10元,杀猪20元,买酒10瓶50元。
    腊月二十五:上街买罐头7瓶14元,芹菜5.5斤3.3元,水果糖3.5元,瓜子1斤2.5元,花生1.1元,调料1.5元,酱油1.2元,门画对联7.2元,色素1元,食用胶7元,筷子1元,白糖4.4元,烟14.5元,裤6元,灯泡1元,菠菜3元,钉子扣子1元,合计73.2元。
    腊月二十八:买豆腐7.5元。
    从记录来看,年货类别基本同1995年的一样,但数量上有减少的趋势,开支金额也降低了,购置年货的费用合计不到200元。为什么年货开支较之1995年还有降低?据了解,在排除记录不全或自产物品增加因素之外,主要原因还在于收入不高但开支很大。所以,姚三信家在2000年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改善。
    但是,2000年既是BG村的转折年也是姚三信家的转折年。到1998年时,要想把砍伐木料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是根本不可能的了。在这种情势下,当地政府开始摸索帮助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初步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1998年前后,姚三信所在的乡政府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土豆。BG村的土壤适合土豆生长,土豆产量很高,1亩地可以产1万多斤。但是因为种植土豆“费工”,而且“大的好的卖了,小的就卖不出去”,市场价格又低(0.3—0.4元/市斤),加之销售渠道不畅,所以“一亩地也就得个700—800块钱”,可见种植土豆不是一条理想的增收之路。与推广土豆种植基本同步,当地政府也曾一度鼓励培植木耳和香菇,“政府还给香菇种植大户奖励了粉碎机”。但2000年以来,陕西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省范围内基本停止了商品性采伐。在这一背景当中,当地政府作出了禁止培植木耳和香菇的决定。但是,当地方政府发现培植香菇和木耳基本处于“禁而不止”状态时,又将政策改为“引导香菇生产者从邻县购买生产原料,利用当地温差大等有利的气候条件进行来料加工原料”。但培植香菇和木耳终究没有能够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
    进入2000年,在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和尝试之后,TB县号召县郊区的广大农民利用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点,种植“名优特”蔬菜。姚三信以及他所在的BG村积极参与了这一调整性行动,他们在种植土豆的同时开始尝试种植“名优特”蔬菜。在姚三信2000年的日记中首先出现了“架豆王”(蔬菜名)一词,出现频率为17次。日记显示,姚三信家在2000年从“架豆王”上获得的收入将近700元,当时的市场价格为0.8—1.0元/市斤。可见,“架豆王”的产值要远远高于土豆。但是,由于种植面积有限等原因,“架豆王”的种植并没有立即改善姚三信家的经济状况。而且,在2000年,姚三信的家庭开支也不小。日记显示,当时除了要缴纳农业税等赋税之外,次子龙飞和次女小燕都还在读书,妻子巧霞还住了一次院。姚三信写道:
    (2000年)七月十三:卖牛2560元,信用社还1000元,清利息住院费1000元。
    (2000年)八月初十:卖架豆王15元;买庆大霉素药3.5元,买××(字迹不清)5元,共8.5元,快胃片8.5元,卫生纸4.5元,共13元;卖土豆790元;买肥料200元,磨房交电费100元,张文家村还账200元,共300元。龙飞报名108元,小燕102元,教育附加费97.2元,农业税80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2009-1-22 14:55:4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少数民族怎么过春节
下一条: ·[刘宗迪]明年,我们还会过年吗?
   相关链接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李丙传 梁家胜]非遗视域下中国农民画文化实践的多民族性出口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
·[傅灵犀]“身”为“老百姓”:失地老年女性的城乡叙事与群体认同·[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李旭昕]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神话资源转化·[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
·[林德山]文化转向与叙事嬗变:日照农民画的迁衍与再生产·[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
·[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