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正月十五雪打灯
点缀千年夜空
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人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土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景象。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的赏灯活动已是“热闹磙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唐开元年间,因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观灯活动的规模也是相当浩大、人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人们“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至此广为流行,成为元宵节的标志。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们赏灯游乐。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元宵节赏花灯文化却得到了皇室的大力倡行,益加发扬光大。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并有了典型的花灯品种。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曾于秦准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明代宫廷长期以“安鳌山灯,扎烟火,驾陛座,伺候花炮”的方式庆祝新年,而花灯在民间的流行也使东华门外出现了热闹“灯市”,更有“灯市口”这一引人遐想的路标名称沿用至今。中国古代灯彩艺术发展的巅峰在明代出现了。
著名工匠也相继在明清两代出现:明代有潘凤、王玄、赵萼、王新建、赵虎、赵瞻云、顾后山、张九眼和包壮行等,清代则有钮元卿、徐廷锟、沈宇宸、徐致祥、沈则庵等。除技艺高超的匠人之外,又出现了一批痴迷的花灯收藏者。
闪耀万般光彩
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后,花灯形成了种类繁多、样式不一、各地流行的局面。
按造型分,花灯有拟形灯和几何形灯:拟形灯如鱼灯、虎灯、荷花灯、牌楼灯、花瓶灯、字灯、八仙灯;几何形灯如圆纱灯、四方灯、五角灯。按组合方式分,有单体灯、子母灯和集合灯,集合灯中又有灯山、灯树、灯楼、珠囤几种。按工艺材料分,有布帛灯、纸灯、琉璃灯、料丝灯、玉栅灯、珠子灯、羊角灯、牛角灯、麦丝灯、竹灯等。按样式分,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提到走马灯,也叫转灯,它是最受民间欢迎的灯种之一。其构造是在一根立轴上部横装一个斜翼系统和叶轮,立轴下端附近则装一盏灯或一支烛,点燃后,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热空气即上升,而冷空气由下方选人补充,产生空气流动,从而推动叶轮旋转,并带动与立轴相联的各种图像(偶)转动。
民间灯笼以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话,另一面是吉祥图案的一般型灯笼最为常见;而官灯的灯上所绘的字和一般灯相同,不过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只有得到皇帝御赐,才能悬挂这种灯笼。
在南方,人们也常以泉州式灯笼、福州式灯笼和台湾花灯等产地类别来对花式繁多的灯笼进行整理。台湾灯笼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字姓灯和吉祥灯也很有特色:字姓灯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经担任过的官名,如姓“谢”,是太子少保,姓“郑”是延平邵王等,以此来纪念祖先,向后代宣扬功绩,激励族人向其学习;吉祥灯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吕洞宾、何仙姑等或是福禄寿三星等吉祥图案,表达期盼神灵佑护、平安吉祥的心愿。
说到北方,受气候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特殊观赏灯——冰灯是北方灯彩艺术的独特景观。正月十五前后,是北方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结冰作灯,可持续数十日不化,利用寒冰晶莹剔透之特性,辅以光烛,造成既天然朴素又光彩斑斓的效果。
灯彩民生
花灯与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节庆生活息息相关,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中国人挂灯笼,不仅仅用以照明,往往作为一种象征。新娘灯(即宫灯)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告知丧葬伤悲;字姓灯,意味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的屋檐下、客厅中都会悬挂字姓灯。现在的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会挂两盏大灯笼,就是此习俗的延续。灯笼谐音“添丁”蕴含祈求生子之意。古时候有种“开灯”的仪式,即每年正月,在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相传后来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的爱国志士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灯笼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不过,象征意思最丰富、最能引起中国人遐思的灯笼恐怕还是元宵节上的花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目前花灯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中国的花灯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技术工艺,利用了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传统素材和塑胶、玻璃纸、压克力等现代材料,甚至连水果、废弃纸盒、铝罐等材料我们也在使用中,所以花灯的变化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这门古老又年轻的技艺正是民众智慧的象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1-29 05:5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