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神话中起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人王安石描写当时春节的一首诗,诗名《元日》。所谓元日,即阴历正月初一。此诗描写了近一千年前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红日初升,照彻了千家万户;四处鞭炮声此起彼落,人们喝过屠苏酒之后,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年的到来。
诗很容易懂,只有这“桃符”需要费一点口舌。
何谓桃符?简单说来,就是正月初一挂在门上的桃木板子,上面绘有辟邪的图案。挂桃符辟邪的习俗由来久远,秦汉之时已经十分流行,所以其产生时间当可更往前推。可是,为什么恰恰是桃木而非他术能辟邪呢?
据《山海经》记载,远古时有山名鬼域,即鬼的世界。鬼域门口,有大桃树,其树冠可覆盖三千里,树上有金鸡一只,负责每日报晓。每至清晨,金鸡啼鸣之,夜晚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两边有两个神人,名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坏事,神荼、郁垒就会将其捉住,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久而久之,民间就开始用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辟灾,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茶、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辟邪防害。
这个解释源出神话传说,不足为信。而庄子所说“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也只是描述了桃木辟邪的效果,并没有解释原因。倒是明朝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解释多少接近了“科学”:“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
无论如何,桃木具有辟邪作用的说法在中国由来已久,由桃人简化而来的桃符也逐渐流行于民间。随着时间的流转推移,中国历史到了五代。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chang)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即五代后蜀国君。这段记载是说在公元964年的除夕,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但辛寅逊写完后,他又不满意,于是自己亲笔写来。孟昶所写的这一联语,不仅被公认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见于典籍的春联,而且也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副春联,时至今日,无论都市乡村,仍处处可见这一春联的身影。
至此,春联的雏形已经具备。那么神荼、郁垒去了哪呢?原来,此二神已被大量印上纸张,贴在门上,成为门神。
然而,真正见之千史书记载的门神,却并非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作成庆的勇士。据班固《汉书·广川王传》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其人短衣大裤长剑,勇武非凡的样子。
到了唐代,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父退位,当上皇帝之后,心中多有不安。此后又因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听见寝宫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开国功臣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
当然这也是神话传说,出之于《西游记》。
流布民间
自孟昶贵为一国之君写下“最早的春联”之后,文人学士便把题写春联视为高雅之事,其风气逐渐流传开来。及至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王安石的《元日》可为证明。另外,在宋人笔记中,也有大量关于春联的记载。张邦基《墨庄漫录》讲到苏东坡在黄州访王文甫,见他正在做桃符,就当场戏书一联:“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元代初年,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题写春联,赵松雪题日:“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该联将酒楼的名字融入其间,又将酒楼大大夸奖了一番。主人大喜过望,遂以紫金壶相赠,以示酬谢。
但春联真正流布于民间,并且采用红纸书写,因而成为重要的年俗之一,则是在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记》上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第二天,朱元璋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以为娱乐。在巡游了一段路后,他忽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遣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尚未请人代笔。朱元璋听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联看似信手拈来,不够精雅,实则妥帖适度,语气不凡。主人知道这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
这则故事编排的痕迹很重,但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则可能有其根据。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且一直盛行不衰。尤其到了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生存与传承
春联的格式最终定型以后,其种类也日益繁多起来。依照其使用的位置,大致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干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中国南北文化风土差异虽大,但春联的使用却大致相当。比如大门处必然会贴面积最大的“框对”,院门要贴“出门见喜”,卧室要贴“身体健康”,院中要贴“春光满院”,甚至连车上都要贴“日行千里”,而不管是汽车、马车还是自行车。至于倒贴的“福”字就更不必说了。
中原一带,倘若当年有老人去世,不贴春联;第二年则贴蓝纸或黄纸的春联,三年之后再贴红纸春联。
清末、民国时,每至年关将近,在热闹的大街上,总少不了许多卖春联、写春联的摊子。一般卖春联的过了“腊八”就开始筹备了。在大街上找个好地方,选定一家商号的门前不碍事的地方,和那家打个招呼,用一张红纸写上“书春”“泼墨…借纸用字”等字样,贴在商号的门柱上。再托个熟人和南纸店联系好,南纸店就可以把大红纸、毛笔和墨汁,先赊给他,等他卖完了再算账付钱。贴红纸标志的地方放上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上红毯子,把笔筒摆上,里边放几支毛笔,放一个小炭炉,一个放写好了的对联的箱子和放钱的小盒子。炭炉上放一个墨砚,预备写对联的时候,把炭火燃着了温上墨水,因为在寒冬腊月,墨汁容易冻上。然后在墙上或者桌子的外侧,放写好的春联,用小线挂上几幅,用来做幌子,招引买主。过了腊月二十三,买对子的人就开始陆续到来了……
时至今日,每当春节临近,无论城市乡村,仍有许多卖春联、写春联的地方。这就是春联的魅力——许多年俗都被这个数字时代的人们抛弃了,引得保护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唉声叹气,唯独春联,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发扬光大,与时代接上了轨、与时俱进了。
当然,春联还曾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去履行其“文化交流”的重任了——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风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1-29 05:5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