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狂欢中国: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
  作者:《文明》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点击数:37172
 
 
舞龙:九州处处中国龙
 
龙,集兽虫之灵,中国舞龙活动的繁盛,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信仰。人们以舞蹈的形式完成了对龙的诠释,是对龙的神性和灵气认识的表达。人们认为龙是灵物,具有除秽纳福的力量。人们相信,龙具有神力,龙舞动到哪里,这种力量也就会散布到哪里。
关于舞龙来历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龙王腰痛难忍,神药吃了俱不见效,遂求助人间大夫。大夫使龙王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即完全康复。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告诉大夫: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干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当然,这只是数种传说中之一种。中国的舞龙从来不拘于求雨。人们把龙视为吉祥化身,每逢喜庆节日,俱可见有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龙舞在九州方圆欢腾。舞龙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结合,最有代表性的奠过于元宵节了。元宵节,因其为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宵,又称上元节。龙与灯的结合出自灯会,西汉文帝刘恒为庆祝勘平“诸吕之乱”,张灯结彩,出宫与民同乐。后龙灯随各式彩灯而出,龙灯并盛,遂在民间广为流传。元宵之夜,城乡花炮烟火不断、锣鼓声震四野。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以及百戏社火,众人成群结队观灯赏灯、猜谜看戏,欢闹之声不绝于耳,堪称中国民间的狂欢节。
古时的元宵佳节,舞龙的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场面和规模都十分壮观。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就有记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之状。”四川现存的府县志《蓬溪县志》(清道光二十五年)有书,“上元……(各种灯舞)伯什成队,簇龙游市衢,踏百巷”;《广安州新志》(1927年重印)载:“十五日为‘上元节’。前数夕放灯,日‘出灯’……五采龙形,灵中纳火,长数丈,节次续之,人持一节,屈蟠天矫,星流电掣。”从宋元至明清,舞龙表演的规模益加盛大。清代《沪城岁事》记述,元宵节舞龙的形状是:“环竹箔作龙状,蒙以(),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宫清民乐’。”慈禧太后是个喜欢玩乐的女人,据清史记载:慈禧太后每年元宵节都要在颐和园举行舞龙灯会,参加舞龙的艺人多达3000人。可想当时舞龙活动场面是相当宏大的。
除了上元灯节,社火等活动中也保留了一些传统舞龙活动的遗迹。社火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祭祀土地神之时,舞龙往往最振奋人心,并之的还有舞狮、跳大秧歌、划旱船等等,也都是活动的主角。
龙有多种,以制作材料来分,有布龙、纸龙、草把龙、板凳龙、花木龙、泼水龙等;以形态来称谓,有鳅龙、头龙、麒麟龙、狮子龙、蜈蚣龙等;以结构来分,有缩龙、节龙、串龙、篇龙、筒子龙等,色彩上还有黄、白、青、红、黑多种,其中以黄龙最尊贵。舞龙者在行进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盘绕,还有穿火、滚地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糅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龙动起来翻滚腾挪,有如游龙戏云,又或飞龙入海,姿态万千。如板凳龙就是“前为‘龙头’,后接‘桥灯’,都以竹篾为骨,棉纸为皮,扎在一丈多长的板灯上。灯板两端各有一孔,以便板板相接,接成长长一列板灯,形如长桥,所以叫桥灯。相传旧时灯板都用长凳代替,一物两用,所以民间又称之为‘板凳龙’。”
中国的舞龙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千系万联。由自然崇拜发展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与舞龙应有着莫大关联,尤其是图腾崇拜。地域的不同,舞龙运动也有着不同的寓意。如浙江奉化一带的“盘龙灯”,为了祈求丰产,还祈望“姑娘新年见龙头,今年能招如意君;学生新年见龙头,读书定能考头名;后生新年见龙头,全年会交好财运。下海海势好,上山山货多。好相娘子也会来看中侬”。耍“盘龙灯”时,还可放“百子炮”。当龙灯队盘进某宅,若院内住户多,则放“百子炮”,手提起来放,子孙便可能一步登天。最有趣的是,当龙灯去新建的房屋的人家盘灯时,常常还有让新屋家的孩子“钻龙门”、妇女“摸龙须”与“龙角”的节目。
还有如贵州苗族有一种“拉龙节”,实际是一场祭龙仪式。该族为了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每年春旱季节都举行拉龙仪式:在祭坛上做二木龙或扎一草龙,但要先敬白虎,因为白虎干扰龙兴风作雨,把白虎安抚好了,才上山请龙。直引到祭坛,进而杀猪、鸡,向龙献牺牲,广大妇女则从龙身上取草叶、棉球,佩戴在身,认为这样她们才能生育。
在民间舞龙活动中,从舞龙器材的扎制、舞前的祭拜,到舞龙结束后的送龙仪式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带有典型的宗教仪式。一般来说,龙开始舞动前,人们为表达对龙的崇敬,并使舞动的龙具有龙的全部神力,舞龙队全体成员,先要聚集在寺庙或会首家的堂屋内,在神的牌位前虔诚地举行“开龙”仪式,设祭拜神,为扎制好的舞龙龙具“开光”“开喉”“挂红”。这一仪式赋予了舞龙龙具以龙的力量,完成了舞具向神的过渡,人们才能持着它舞动出游。四川的“雨坛彩龙”第一次出游表演,还要举行隆重的“拜街”仪式。只见场街上沿街的两边香案并排摆开,彩龙边游边舞,从场口直到街尾挨门致贺,所到之处,主家均要鸣放鞭炮,敬礼迎宾,将备好的红绸挂在龙角上,以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这一蔚为壮观的场景,拉开了贺年活动的序幕。
一般来说,元宵夜的高潮后,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但是舞龙活动还要完成最后一个程序“送龙”。在夜幕中,舞龙队全体成员,举着舞了整个春节的舞龙龙具,来到江河水边,布衣龙将龙衣脱下,有的地方将龙头骨架留下,然后把竹蔑编扎的龙体、龙节一起火化烧掉,恭敬虔诚地将龙送回大海。“送龙”仪式虽然简单,但是从“开龙”到“送龙”是人们对龙崇敬的完整体现,人们相信“开龙”赋予舞龙龙具的神力,经过“送龙”还给了神,明年的舞龙才能再具有神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1-29 05:5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勤建:从传统上讲春节要做近60件事
下一条: ·少数民族怎么过春节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柴春椿]再现、象征与表现:从功能论解读汉宋间舜帝传说的图像叙事·[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史耀增]对合阳“非遗”断层现象的思考·[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秦贺]民俗学与舞蹈学双重解读下烟台篮子灯传承路径研究·[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