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结语
要保持传统过年文化的强势,要改变没有年味的观念,并不是束手无策,一点都没有了办法。我以为下面两点是值得去做的:
1、从法律角度给年等节日以生存的空间,尤其是从时间方面加以保证,这是在根本层面上强化年和节日的手段。试想,一个中小学生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叫学校如何放假让他们去过传统的节日?即使在农村中还保留着传统的仪式和内容,但他们也同样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去过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而中小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感受和保存记忆,塑造人生的最佳时期,美好的年就在他们的童年中。现在成年人对于年的记忆,也大都来之于那段时间。因此,保证节日立法给予未成年人以法定时间去过年过节,将是我们保证传统文化传承保留下去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必须立即去做的事。
2、承认过年习俗的变异性,不要一味抱残守缺,固守所谓的传统的年俗。实际上,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和其他节日,从来都是变化的,经常被减去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同时也会被增加一些那个时代主流的,人们作为年或节日过程中可以接受的东西。今天,如果我们总是拒绝承认诸如过年中的新的娱乐方式,拒绝承认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问候等拜年方式,拒绝承认到酒店中去吃年夜饭等等也属于过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的年就会变得不完整,当然也就没有了年味。而如果我们承认这些就是现代过年当中的事项,那么,我们依然红红火火,我们依然还会觉得年味十足。
3、本质上来说,第一点必须依靠政府来完成,第二点则需要社会、媒体、公众,也包括学者们共同去完成。因为传统文化的保存,本来就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事,关系受益于这一文化传统的每一个人。
作者简介:陈华文,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通讯处:浙江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社科处,32100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