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大节,由若干民俗环节构成。贯穿春节民俗事象背后的是民众的时间意识,人们将春节视作新旧转换的时间过程。范.根纳普的通过仪式理论认为人生仪礼与时间通过仪式都由分离、阈限与聚合三部分构成,人们在经历了这样的过关仪式后,就实现了新旧不同性质的转化。我们以此理论具体分析中国年节通过仪式的诸种表现,从年节节俗进程中,我们总结出年节通过仪式的三大类别:岁末时空净化仪式,过年与阈限期间的仪式,迎接新年仪式。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中国人年节通过仪式具有有以下三个特性:(1)人与自然共同经历的通过仪式,认为在年节中人与万物一道经历时间的新旧更替过程;(2)家族集体经历通过仪式,中国人在时间过渡仪式中重视家族家庭集体的力量,体现了中国人特有家庭伦理意识;(3)世俗与神圣交融的仪式情境。在年节通过仪式中,人们没有进入所谓纯粹的神圣境界,人们将世俗生活与神圣仪式融而为一,这也是不尚玄虚的中国文化特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春节;阈限;通过仪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6)06-0000-00
春节是中国第一传统大节,现今的春节在过去叫大年或年节。年节是一个时间过程,它包含旧年岁末与新年年初这两个前后衔接的时间段落。岁除与新年构成中国年节的整体。本文围绕着传统中国年节习俗,探讨中国人的时间通过仪式及其背后的时间观念。
一、春节习俗概要
年作为传统大节,节俗十分丰富。如果从腊八开始,年节以吃为开端,俗话说:“报信的腊八粥”。腊八的吃与古代腊日祭祀有关。腊日的时间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在大寒时节。腊八过后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多在腊月二十四。小年作为进入大年最后阶段的起点,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说腊八是报信儿的,那么小年是大年的开场锣鼓。小年的民俗就是祭祀灶神,送灶神上天。接着几天是清洁居室,沐浴更衣,置办年货,准备年节食品,装饰门庭。大年除夕,是年节高潮,有社区的群体驱傩仪式,家人团聚,关门吃团年饭,放鞭炮,点旺火,禁忌说不吉利的话等。大年初一,人们清晨放鞭,开门迎年。祭拜祖宗,然后给尊长亲友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大年的压轴戏,人们以敲鼓、观灯、社火表演、走桥等形式度过元宵。元宵当然少不了吃,元宵汤圆是元宵节的美味佳肴,苏州人称元宵汤圆为“上灯圆子”。
二、年节通过仪式
大年来源于古代的腊日,腊日的本义是年终大祭。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古老农业传统的国度里,人们对自然季节的变化十分关注,天时成为人时的重要依据与指南。因此历年虽然以月度为基础,但强调历年的终始与四季流转的节律合拍,在阴阳合历的历法中,通过置闰的方式,实现一年与四季的协调,因此历法时间与自然时序大体一致。大年位于岁末年初,同时也总是在冬末春初,太阳年历法时间与自然时序的过渡大体在同一时间段落中发生,因此年节习俗中的时间过渡仪式与时间转换习俗特别突出。中国年节过渡仪式关注的是个人与家庭在时间通过中的安全与未来。年节通过仪式归结起来有如下三大内容:
(一)岁末时空净化仪式
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图式是阴阳五行,在阴阳五行的观念中,一年四季都被编入阴阳二气的消长与五行的生克动态变化系统之中,岁末年终,正是阳气微弱,阴气高扬的时节,同时也是新的充满生机的季节的孕育时节,以范.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的通过仪礼(rites de passage)的理论来说,这时正处在过渡的边缘阶段。[1](P1-15)正因为是过渡的边缘,因此,人们利用年节的庆典仪式以帮助人们通过这一特定的时空“阈限”(liminality),以重新回到正常的自然与社会秩序之中,赢得新的未来[1]。在年节通过仪式中,时空的净化仪式特别突出,主要表现在驱傩、扫尘仪式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