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如何认识和实践对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刘魁立先生认为,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只是其衰微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则在于传统节日建立在传统宗法制度基础上,围绕家庭而过,重在亲情;现在家庭结构变化很大,重在娱乐。不能只把节日看作单向的平面的活动,它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流动过程,有昨天、今天和明天,社会条件改变之后昨日不可能恢复,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新的符号体系。他提出“国家日历的组成部分”和“民众生活方式”两种看待传统节日的视角,希望从以上两个视点,通过各方面努力,将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
傅谨教授强调,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政治诉求与文化诉求之间有合有分,强调民族文化认同时学者很容易与当前政府合拍,但同时学者必须提醒政府,地方文化是有差异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等应该保持各地的地方特色而不能整齐划一的。此外,他提出个案之于普遍真理的关系问题,发人深思。
高丙中教授认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已发展成一种多元的、为我所用的方式,中西及中国自己的节日并非绝对对立的,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共同被人们利用了来完成了一个目的:祝福别人和接受祝福以建立起个人的社会联系。他将“元旦”、“春节”整合为一个过渡仪式,不同于之前人们将二者视为对立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方法。
叶涛教授对山东省淄博市牛郎官庄的牛郎织女、七夕节的传说习俗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当地牛郎织女信仰是在当地民间信仰基础上认为附会而来,并就在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政府力图以其打造所谓的“爱情文化品牌”现象分析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习俗的影响。
此外,康保成教授指出年俗原本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只不过在当代逐渐淡化。朝戈金教授指出口头传统研究与国际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研究有所合流的倾向,强调当代民俗研究应“以全球的眼光思考”,并实践与地方文化的结合。施爱东先生围绕民俗生活整体性问题谈春节民俗志的写作,认为研究文化事项的现时功能时,不应追溯其历史,相同的人类诉求导致文化事项相似的功能只是在不同地域,其表现形式不同。周大鸣教授认为最早的仪式是和宗教信仰相关的,而仪式由功能的角度难以研究,而应由象征角度研究,应探究春节的象征意义。刘壮先生强调应关注民众自己对春节的感受,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似乎存在一种悖论。保护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未来,应注重由生态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到未来发展方向的思维性路线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给人以启迪。
在研讨会召开的时候,代表提交的论文多数作了宣读,与会专家也就相关的各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传统节日与西方洋节是否冲突”、“在强调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等热点话题。与会专家就这些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问题看法比较一致,有的则存在较大分歧,但讨论本身引起的思考、学术思想的碰撞无疑会对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7-1-3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