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迎春、鞭春礼仪
说到春节期间的国家公祭,无论如何也要说到立春,立春不仅是古代真正的春节,并且它在时间上正好在大年前后,腊月与正月之间,说到底我们的岁首确立的时间基础是立春节气,古人在确立历年开始的时间时候,考虑到了与四季之首立春的协调。
立春日,周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
汉朝继承古代天子迎春的服色制度,立春日,皇帝祭青帝勾芒,车马皆青色,唱《青阳》之歌,跳《云翘》之舞,竖青阳旗幡;朝廷百官一律着青色衣服,郡国县官,及其他官吏,都服用青色的头巾。隋唐十分重视迎春仪礼,皇帝亲率百官,“祀青帝于东郊”。皇帝还给百官赐“春罗幡胜”。
唐代出现了立春日鞭春习俗,即地方官员以杖打土牛,以表达迎春的意愿。宋朝虽然迎气之礼淡薄,但对立春日鞭春的习俗十分热衷,鞭春成为国家迎春礼仪的中心内容。《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开封府进春牛鞭春的情形。明朝政府仍然十分重视迎春仪式,从京城到地方府县,立春之日官员都要组织迎春、鞭春仪式。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迎春的“春场”,在东直门外五里。先立春一日,京城最高首长京兆尹带领府属官吏,或骑马,或乘轿,皆着红色礼服,头簪彩花迎春。迎春的队伍以旗帜前导,接着依次为田家乐班、勾芒神亭、春牛台及附属县的官吏人等。迎春队伍游行的路线是由春场游至府衙,表示春气接到了府内。然后由京兆生员以塑好的小春牛、芒神送入宫廷,进皇上春,进中宫春,进皇子春。仪式完毕后,“百官朝服贺”。立春日,府县官吏都要穿上官服,祭祀勾芒,各人用彩杖鞭打春牛三下,以表示官府倡导农耕之意。
清代迎春仪式与明朝略同,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至东直门外迎春。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供案于午门外正中,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及用时花插成的春山。进春的物件由府县生员抬进皇宫,然后府尹主持鞭打春牛的仪式。(《燕京岁时记》)
民国时期,因为政府改行公历,官方立春迎春祭仪,也就逐渐停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