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祈福》
作者:中东1
拍摄地点:广东
描述:在客家人的民间习俗中,祈福,就是祈祷祝福,把心中美好的心愿,通过拜祭这个形式表达出来。我市著名客家圆楼大埔县大东镇的花萼楼祈福风俗独具特色,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场面火爆。
在客家地区信奉的神灵中,各地有各地的传统风俗,有同村不同俗之说,花萼楼的林氏宗族供奉的是观音神相,创建花萼楼者为林氏的第五代援宇公,相传援宇公成年后家境清贫,食不裹腹,衣不蔽体,连房屋都没有只能寄宿在狮头山上的一个石洞里,平常生活来源仅靠来往于福建、江西、饶平挑担盐、石灰度日。援宇公虽忠厚老实,但为人豪爽正直。传说有一天,援宇公疲惫不堪,回到家中便和衣趟下睡着了,睡梦中看见观音娘娘驾着祥云,领着三头白马向他走来,朝他笑了笑后在一阵烟云过后消失了。醒来后,援宇公觉得奇怪,便在山洞寻找,结果发现了三大缸白银。于是他便用此银钱建造了花萼楼,并把村里所有没有房子住的乡邻都接到楼内居住。后来人们为了感恩大慈大悲观音娘娘,一方面在狮头山上的石洞里供奉着观音娘娘的莲花座像,另一方面每年的年初三举行祈福仪式,让族人永世不忘观音娘娘的大恩大德。
大年初三,大丘田村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鞭炮声、鼓乐声和人们的欢笑声组成了一曲激越的交响曲。祈福以花萼楼为中心,整个过程分二部分组成:一是“行香”。游行队伍抬着安坐观音佛像的彩轿从花萼楼出发,走街穿户游走全村,队伍以身穿传统服装的男士为前导,彩旗手、锣鼓手、观音轿紧随其后,所到之处各家各户迎接观音时鞭炮齐鸣、烟花绽放,并虔诚地鞠躬献香,祈求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合家幸福。大丘田村民把这个过程叫作“行香”,意为观音是慈善祥和,高洁富贵的象征,把观音送到各家各户,敬香祝福,使家家得保佑,人人受庇护,全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乐祥和、幸福健康。
二是“叩许”。“行香”结束后,全村人聚集花萼楼内,圆楼内分二行摆上十余张八仙桌,桌面排放着家家户户敬奉观音的斋果等供品,古老斑驳的土楼内人头涌动,声浪鼎沸。站在楼内三楼往下看,由黑瓦、屋檐、灰墙构成的一条条弧线舒畅圆润的圆弧中心内,村民们穿着的节日盛装犹如盛开的山花,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众人在司仪长辈的喝唱声中,例行各个仪规,进行各个步骤,主要内容为在观音神像前斟茶敬酒,焚香点烛,最后是“叩许”,各家各户的祈愿者叩首跪拜行大礼以表虔诚之心,祈求全村四季平安,国强民富。最后鼓乐齐奏,鞭炮齐放,彩旗绕行,土楼内霎时震耳欲聋,火花四溅,硝烟弥漫,把祈福活动推向高潮。
通过祈福活动,既增添了山村人家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又进一步加强了村民间往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感。新春庆佳节,佳节许心愿,把山村群众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求用丰富多彩、热闹欢腾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专家评语:图片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古老土楼大面积的青瓦和代表喜庆的黄、红相互映衬,渲染和交代了拍摄背景。远中近景交代清楚,拍摄角度讲究,柔和古朴的色彩给图片增添了神秘感和故事性。
民俗摄影是民俗文化的纪实。因而民俗文化才是第一性。这就需要先研究民俗文化,然后才能较好地完成纪实任务。必不可缺的文字说明常常能让作品增色不少,让观者对拍摄背景有直观的了解。什么时间,具体地点、何种仪式,甚至仪式的过程,仪式的历史渊源……只有把这些必要因素都交代清楚了,才算得上一组完整的民俗摄影作品。作者在文字中很详细的介绍了祈福的里似乎背景,并借以有关图片背景动人的民间传说,把祈福的时间,地点,仪式都描述具体,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来源:抓客网2008-11-23 15:1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