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高有鹏]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学风度
  作者:高有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4 | 点击数:9657
 

近年来,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受到学术体制缺陷的严重影响,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新的学术霸权主义泛起对学科发展的干扰。本来,多元共存才能形成学术繁荣,任何一种方法方式都可以粉墨登场,争鸣更是特别必要的。但今天却步入了一个相对偏狭的境地。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简单地运用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完全替代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已故学者童恩正曾提出田野作业是运用材料证明某种理论,这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把这种方法扩大化,甚至绝对化。应该说,在民俗学的发展中,理论研究不是唯一的出发点,更不是其归宿,何况理论发展也不是某种学说的单兵进入。如果学术发展中只有一种声音,这是一种悲哀。这使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学者的讲话。当时的民俗学发展中,钟敬文先生受到学界共同的拥戴,他所在的学校也成为我国民俗学理论的重心,这是当时的实际。这位日本学者说,如果只有这样一种局面是不利于中国民俗学发展的。20年过去了,钟先生去世后,又是日本学者在挽联中写到“中国民俗学绝矣”。钟敬文先生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一个学科的幸福和光荣,尽管在他去世后有年轻的学者对其提出一些异议。我们在敬重钟敬文先生的同时,其实最应该发扬的是他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突破和超越固然是必要的,而问题在于发展的前提是继承,是对前人理论的准确理解。理解需要理性把握,需要尊重他人的辛勤劳动,更需要相对广阔的学科知识背景。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学术生态,让各种学科、思想共处于一个环境,共同发展和繁荣,而不是此消彼长。

有一个时期,社会学提到学科的本土化问题。对于民俗学,同样存在。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个命题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如何对待古典民俗学理论的继承及其与现代民俗学理论的结合问题;如何对待西方民俗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民俗学发展问题;如何对待当前民俗学发展中的理论创新问题,包括突破和超越等问题。这中间有许多问题的探讨可能与学科的发展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但是,在学理上,一切问题都有研究的必要。相比而言,在传统学科的发展中有许多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诸如对于民歌和民间戏曲问题,古代文学领域的学者们的探讨更为深入。任半塘和王起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研究,到王小盾、康保成、廖奔等更年轻的学者,他们将考据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将田野作业的成果有效地纳入了实证的范围。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相当多的民俗学者缺乏必要的文献功夫。民俗学学科发展需要多元并存共建,不是哪一家哪一个人的事情。其实,现代民俗学理论史业已证明了这一点,其中既有文学家出身的学者,又有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出身的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出身的学者,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关注民俗事象,在学理上分别作出了有益的贡献。那么,今天,我们获取信息更为方便的同时,是否能比前人作出更大的贡献呢?我以为,这除了大脑的功夫外,更重要的是脚下的功夫,需要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民间,去更细致更广泛地感受和理解。我们也都明白,民间世界无比丰富多彩,在那里蕴藏着无数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深入进去,不断发现其中的珍宝,但是,我们常常出现两种错误,一是浅尝辄止,一是窥一斑而不知全豹。在我们的田野作业中,不是尽力地搜罗殆尽,而是通常只寻求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有意无意地拒绝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成分;再者是忽视民俗事象相互间及其与其他社会发展因素的联系,同样会陷入自己编织的假象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责怪早期民俗学发展中作家出身的人占据了大多数。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的。顾颉刚他们是历史学家,凌纯声、芮逸夫和岑家梧他们是民族学家,李景汉他们是社会学家,闻一多其实是美术史学家。他们共同构筑了民俗学的理论世界,怎能说仅仅是作家们在进行民俗学研究呢?更何况,作家群体研究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民间文化中情感内容的深入把握。作家的想象力十分有益于民俗学研究中的联想和感受,特别是他们深入生活所获得的灵感对思维的激活。今天,民俗学研究中普遍缺乏想象力,是限制和阻碍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技术主义的泛滥,将民间文化中的情感因素有意无意地割舍开去,事实上是对精华成分的忽视。也就是说,不懂得民间社会中充注的复杂情感,即使材料分析做得如何细致,恐怕也是无补于学科发展的。如是说,绝不是夸大其辞。技术主义将一切都置于量化分析的最大弊端也正在这里。而要真正获得对民间百姓的情感的全面把握,仅仅靠一些在西方学者那里早已不新鲜的理论作为利器,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民间文化系统的独立性。它沿袭千百年,保存了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叙事方式、道德与审美功能的体现方式、阐释方式和循环运行方式等内容,这是民间文化的文本保存的重要因素。如果忽视这些内容,民俗学研究,包括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研究还会有什么意义呢?而建立民俗学理论体系,若缺少这些内容,那么,其独特价值的普遍性意义的体现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所以,我们强调田野作业不但要有全面的典型性,而且要有持久的对动态发展的把握,不断在联系与发展中发现新问题,把握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歌德他们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话运用在民间文化研究中也是适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民俗学研究需要对民俗的历史发展、古代民俗思想、西方民俗学理论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现代民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当代民俗类型的分布和发展规律等问题,有一个最基本的把握。特别是对中外民俗典籍和民俗学经典理论的理解,更是我们进行民俗学研究的必要准备。今天严重困扰我们学科健康发展的其实并不是理论建设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像堂·吉诃德那样用长矛向风车挑战。这是一味拥抱理论,或者说热衷于西方理论的简单套用所带来的极大弊端。诚然,民俗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处于全球化的语境之内,需要面向世界和未来。但就目前而言,中国民俗学更需要树立自身坚实的基础,脚踏实地,直面现实,深入民间,以民为本,以全新的科学风度迎接挑战!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面临的学科发展难题
下一条: ·[樱井龙彦]灾害民俗学的提倡
   相关链接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
·[李传军 罗含]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周星]从实问真、与时俱进的现代民俗学
·周星、王霄冰 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实践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
·[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刘铁梁]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