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彭牧]实践、文化政治学与美国民俗学的表演理论
  作者:彭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2 | 点击数:22674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追溯民俗学表演理论兴起与形成的社会历史和学术背景,揭示了表演理论作为美国民俗学的一种学科理论与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经验的内在关联。表演理论导致的范式转型使美国民俗学趋向于关注现实、民众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与实践。本文最后提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是与表演理论相关,但对民俗学更具潜力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实践 (practice)、表演 (performance)、范式转型
 
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国民俗学范式转型的时期。在1967年美国民俗学学会的年会上,丹·本-阿莫斯 (Dan Ben-Amos) 宣读了他那日后影响深远的论文初稿[1],提出把民俗定义为“小群体中的艺术性交流”[2]Folklore is artistic communication in small groups)。1972年,理查德·多尔逊(Richard Dorson)编辑的《民俗与民俗生活导言》出版,[3] 作为一本集体合作的民俗学研究入门书,多尔逊在概论部分中总结了当时的各种民俗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如历史-地理学派、功能主义、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口头-形式理论等等。几十年后,当人们还提到这本书时,却往往是因为多尔逊最后提及的一群具有民俗学博士学位、正崭露头角的少壮派(young turks)民俗学家,“如罗杰·亚伯拉罕 (Roger Abrahams)、丹·本-阿莫斯、阿兰·邓迪斯 (Alan Dundes)、罗伯特·乔治 (Robert Georges) 和肯尼斯·苟思丁 (Kenneth Goldstein)”,说他们正在酝酿形成新的学术流派。[4]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尔逊的《民俗与民俗生活导言》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因为同在1972年,这群“少壮派”出版了《走向新视角的民俗学》(下称《新视角》)[5],不仅收入了本-阿莫斯的上述论文,还有亚伯拉罕、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邓迪斯、苟思丁、戴尔·海默斯(Dell Hymes)等的论文。在其导言中,鲍曼明确指出,这些作者共同的一个关注点就是有意识地要使民俗学从传统的关心“事项”(item)——民俗材料 (the things of folklore) ,转向“事件”(event)而关心民俗实践 (the doing of folklore),并提出表演的概念是这些论文的一个基本组织原则。[6]几十年后,《新视角》的出版被认为是美国民俗学史上的一个分水岭[7],因为它不仅代表着以表演理论或曰表演为中心的研究方法(performance-centered approach)在民俗学中的全面崛起,也意味着从欧洲大陆传到美洲的民俗学——一门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却与现代性保持独特紧张的学科——在美国本土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经验中产生了自己的学科理论。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的民俗学最早诞生于德国,它源自现代化过程中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对自然与传统生活深刻的乡愁。在德国,由于民族国家形成而发展出的民族主义又使自然与传统演化成代表民族过去的民族精神。继之而起的英国民俗学虽受德国的影响,但它也来自英国自己的对“流行古物”(popular antiquities) 研究的传统。[8]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如泰勒等人进化论的文化理论给英国民俗学以深刻影响。在这种单线进化的关于整体人类文化的宏观描述中,民俗突破了其与地域与民族的独特纽带,变得可以以某种方式从其生长的土壤中剥离出来,成为标记人类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遗留物”,并因其跨文化分布而成为可供跨文化比较的种种事项。[9] 可以看出,由于民俗学在德国与英国发展的背景不同,源自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而对特定地域的强调,与源自人类文明整体进化的观念而对比较的强调,成为民俗学学科内部两种时而交织、时而分离的发展动力。到20世纪初直至三、四十年代,跨文化比较的方法由于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发展而成为主导,不仅风靡欧洲,而且影响到美国。美国学者斯蒂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对故事类型和母题分类的发展,使美国民俗学开始具有世界影响。
但显而易见,美国民俗学也面对其独特的传统与文化。总体而言,欧洲各国民俗学都针对其民族文化内部一个长期的农民文化传统,而这却正是美国所缺乏的。美国民俗学会在1888年成立之初,主要包括两个研究领域:新移民所保留的各种旧大陆的遗俗和印第安土著的文化——后者在进化论框架中显然处于一个更古老的阶段却与美国文化没有血脉联系,便被称为神话学(mythology)而非典型的民俗学材料。[10] 但很快的,由于缺乏深厚的历史传统,民俗在美国被重新界定为“不依赖文字而代代相传的口头传统与信仰。”[11] 这种对口头传承的强调从某种意义上把欧洲民俗学所追寻的遥远历史变得不太遥远,并最终导致美国民俗学的现实转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尹虎彬]全球化时代的民俗学
下一条: ·[陈华文]论民俗文化圈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