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
  作者:王铭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0 | 点击数:18205
 

 
    氐

 迷离的白马藏人之说,是引我去平武的“导游图”,而围绕这一说建立起来的民族史叙述,是我游走中的发现。
    在白马人氐族说之外,还有藏族说、羌族说。①不过,氐族说引起我更多的关注,这一说让人联想起中国民族史研究上的一个脉络。
    早在1923年,人类学前辈李济先生完成其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提到陕甘古代的氐、羌是中国的民族始祖,作为“同一族系的两个部族”,他们兴盛于黄河文明的起源地。②后来,氐在民族史的研究中一直颇受关注,如1934年出版的吕思勉所著《中国民族史》一书,在“羌族”一章中,引据《汉书》等文献,说古代氐羌生活在今之陕西、四川之间,秦汉时期,北方氐羌“盖皆服中国,同于编户”,南方氐羌“则同化较迟”,在今之嘉陵江流域地区。③包括白马氐在内的古代氐人,曾建立过自己的政权(有王权的政体)。
    民族史学家赵卫邦在其《川北甘南氐族考略》一文中,将今之白马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提到的“氐类”之白马联系起来,又引用《汉书•地理志》考证了氐族的地理分布,说刚氐道(平武、江油等地,涪江上游)、甸氐道(白水所出,甘肃文县以南,汉广汉郡)、湔氐道(岷江上游,今松潘西北,汉蜀郡境内)、氐道(东汉水发源地,甘肃天水、成县一带,汉武都郡),是古代氐族居住的地方。历史上,氐族的力量起落不定。秦汉时期,氐族居住在一个广阔的地域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可能包容多个族群的联盟向外扩张,形成势力强大的部族,后因内部互相攻杀而力量减弱。到了唐代,氐族受羌、吐蕃等势力的挤压,逐渐衰落。④
  杨铭所著《氐族史》①也主张,氐族是历史上的一个大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集中于陇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氐族为主,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之后,氐族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中。杨铭这部系统研究氐族史的著作,从先秦到汉魏,从汉魏到西晋,从前秦与后凉到仇池诸国的建立与衰亡,再到氐族的式微,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大民族的“弱小化进程”。
    关于与氐人关系至为密切的仇池国,二十多年前有李祖桓所著《仇池国志》出版,编者广搜史料,论述了这个政权333年的历史。据该书,“仇池杨氏,恰当今天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的武都地区和四川省西北部的平武、广汉地区”@,而川西北与甘肃武都恰是白马人的居住地。李著还称,仇池国在古代中国正史中一直被忽略,顾祖禹认为,仇池总是向其南北政权称臣,所以不能说是“国”。④对于仇池国一直被史家忽略的原因,李氏列举了几个解释,关于其中一个,他说,“由《晋书》开始,特别是南北朝各史,由于割据分裂的关系,所记史事问题很多,缺点不少,或见闻异词,或互相矛盾”⑤,从而使仇池政权的记载留下大量空白和缺环。
    白马人是那个曾经建立自己政权(“国”)的民族的后裔吗?
    白马人如果不是那个政权的“王室”的遗民,那么,可不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王室的臣民?
    由于涉及白马人的史料极少,不像我熟悉的华东南汉人那样,各有族谱,因此,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在我们这个时代,痛骂民族史研究是虚构,恐怕已是学术时尚,硬要追问一个族群与一个地区内部曾经存在过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实在只能招来谴责。20年来,海内外人类学界围绕“族群认同”问题提出种种论说,使许多人相信,包括国族(nation)在内的各种“族体”,都是共同体想象、虚构、制造的产物。在这样一个时代,重提白马人与一个古代的大族系之间的渊源关系,易于给一种学术守旧主义的印象。我承认,后现代主义的“想象”、“虚构”、“制造”概念,确有助于消除民族或族群问题的迷雾,使我们有能力质疑诸如白马人氐族说之类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历史猜想。然而,氐人与白马人历专之谜的引人人胜之处,却不断地萦绕我心:历史上,在今日看来属于地方政权的古代王国,演变为“被识别的少数民族”的事例有不少,其中,大理国史便是一个重要范例,白马人是不是也与白族一样,有从“文明化”的政体主人演变为一个“边缘化”少数民族的历史遭际?

    总之,假如白马人真的是氐族后人,那么,他们便承载着一段悲壮的历史(这部历史显然是被埋没于“大历史”中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当当网图书频道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
下一条: ·萧放:《话说春节》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