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
西部民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
“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部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花儿”具有“汉语、藏风、回调”之特点。其唱词为汉语,但其创作者和演唱者却有汉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以及中亚的东干族等,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色彩。“花儿”民歌的流传区域地理环境独特,曾是繁盛的丝绸古道。“花儿”歌谣与民间文学、音乐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歌唱内容包罗万象,时空跨越上千年,记录着中国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以来的社会现象及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犹如一幅通俗而生动的中国历史画卷;其创作中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法与《诗经》中的“赋”、“比”、“兴”相媲美,被誉为西部地区的“诗经”;其结构、韵律体现出极强的口头程式,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花儿”词曲优美,韵味独特,语言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曲调有上百种之多,既高亢、粗犷,也不乏悠扬、委婉,体现了多民族、多元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功能,表现在众多民族共同使用汉语进行演唱,并各具特色。跨地域、跨文化、跨民族、跨时空的“花儿”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包容性,是西部多民族地区文化交流、民族和谐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诠释。勤劳智慧的西部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用情感浇灌而成的“花儿”,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深受西部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喜爱,至今仍在被传唱,仍不失为西部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各族人民交流思想感情、维系民族睦邻关系、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