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8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8年会专区

[薛引生]流传二千多年的经典民俗
——民间祭祀史圣司马迁活动
  作者:薛引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19 | 点击数:5150
 

•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

 

流传二千多年的经典民俗

——民间祭祀史圣司马迁活动

薛引生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共130篇,526500字,它像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块城砖,为中华民族筑起了一座无比辉煌的文史长城,其作者司马迁被誉为“中华史圣”。司马迁离开我们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司马迁故里的后裔和人民群众怀着对司马迁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祭奠司马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民间祭祀史圣司马迁的习俗。这个习俗在历史的积淀中凸显出自己鲜明的特色风格,在历史长河的洗刷中经久不息、熠熠生辉。最近,韩城市民间祭祀史圣司马迁活动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杰宏]世界遗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思考
下一条: ·[徐杰舜]乡村文化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提要)
   相关链接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张志娟]网络民间文学的传播与嬗变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袁瑾]民间文学的跨文本叙事·[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吴昉]学理的生发与融合:双重视域中的民间美术
·[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