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审美的视角进入区域民俗的研究和探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必须弄清楚是什么触发了区域民俗审美活动,它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本文认为,民众“向美”追求的审美需要,是区域民俗审美的实践性动力;审美理想作为“召唤结构”的个体“心理完形”,是区域民俗审美的超越性动力;人的本质性精神存在方式,是区域民俗审美的本质性动力。
[关键词] 区域民俗;审美;动力机制;召唤结构;心理完形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3-0059-04
审美关系的构成是区域民俗审美得以发生、开展、行进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就像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必须要具备动力源一样,此时我们也在思考,是什么触发了区域民俗审美活动,它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
区域民俗审美的动力机制是关涉区域民俗审美活动发生、开展、行进和现实的审美态势的重要问题。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性召唤结构,它是由主体人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批判等共同推动形成的。它是主体人最具本质性的精神存在,表现了主体人对理想存活状态的不懈追求。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审美理想以召唤结构的方式让进行物质创造的人们产生了本质性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在审美需要发生后,民众的生活实践更进一步推动了审美活动的发展,成为审美活动发生进行的逻辑起点,从而在实践中实现了人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精神存在,从而批判现实的假、恶、丑,高扬心灵的真、善、美,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展示对理想存活状态的热切追求,实现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铸就主体人生命意义的永恒。
一、民众“向美”追求的审美需要——区域民俗审美的实践性动力
美是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更是社会主体人为获得一种具有情感性的肯定性的精神价值与客体对象所构成的审美关系中进行的互动,因而,审美就是一种为获得富于情感性的、肯定性的精神价值而追寻的心灵活动。由此,区域民俗审美在本质上就成了一种由审美需要引发并推动进行的精神性的人生实践。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它不仅是人的一切活动赖以发生的根据和动力,而且也是显示人的实际发展及其所达到的人化程度的一个根本标志。(朱立元,2001:73)而人的审美需要是人的一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不同于一般需要的特殊性质。它缘于人的一般需要,而又高于一般需要,是人的精神需要的审美层面,是人的精神需要的特殊形式。人在生命活动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审美的需要,而且也使得这种特殊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的特征表现。我们知道,人和动物都有一般的物质性的需要,然而人在一般的物质性需要得到初步的满足后进而有了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动物就只会满足于物质性的一般需要而不会也不可能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更不用说是审美需求。正是在这一点上,人的审美需要突显了人不同于动物的本性,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强调了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在精神需要的层面上,其实早在创造第一个“打制石器”并进行在血缘关系上的社会性组织活动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创了生存经验的存在样式,即民俗文化。因而,民俗历来就饱含着人类审美的意义,传承并记载着人类绵延不绝的审美文化,展现的是人类不断提升的审美需要和“向美”追求,进行的是趋向永恒性的精神实践。
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步伐的迈进,而承载着人类复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的民俗也随着人民大众逐渐解开的物质性束缚而不断丰富。人们寄予其中的审美要求也逐渐得以更好的表达。在审美需要的推动下,人们的民俗活动不再是区域性生活的描摹,更是区域民俗审美的发展。在区域民俗活动中展现的更为丰富的民众生活,表达了更高的大众审美理想和不断提升的“向美”追求。
在区域民俗审美中,这种广大民众“向美”追求的审美需要在本质上成为区域性民众的一种人生实践方式。如在区域民俗的服饰民俗方面,民众的审美需要使得服饰由实用走向审美,尽显民众的“向美”追求。如藏族妇女腰间佩带的“奶钩”(藏语称为“喔斯儿”,汉语的意思是“牛奶的光辉”),最初只是挤奶的妇女用来钩住奶桶,防止奶桶倒翻的一种钩器,后来随着生活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渐失去了它的工具功能,变成了身上的装饰之物,成了藏族妇女审美需要的外在表现。那小小的“喔斯儿”代表着“牛奶的光辉”,变成了藏族妇女们美好感情和理想的寄托。而我们在看到这样的“奶钩”时,不是去想像它的使用功能,而是自然开启了区域民俗审美之门。
可见,审美需要是区域民俗审美主体人内在具有的一种审美渴望和审美要求,这种渴望驱使审美主体人在对象化的审美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推动区域民俗审美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二、审美理想作为“召唤结构”的个体“心理完形”——区域民俗审美的超越性动力
人作为区域民俗审美活动的主体,不但是区域民俗活动得以发生、行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这一动态整体活动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它始终是区域民俗审美活动这个统一动态过程的关键所在。但同时在区域民俗审美活动中,进入审美活动的主体都是各自独立的生命体,虽然他在区域民俗“审美场”中很多时候都需要集体性的参与其中,进行区域民俗审美的群体体验,但在区域民俗审美活动的始终,每个进入“审美场”的个体都由于各自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等的不同而充满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因而,在区域民俗审美活动的进行中,由于进入“审美场”的个体审美理想的不同,必然会带来审美个体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的不同,也就是说,由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的差异必然会出现审美判断、审美感受以及审美趣味的偏差。正因为有了这审美理想的高低不同,从而在区域民俗审美活动中形成了一种企图不断实现心中审美理想而产生审美冲动和审美需要的召唤结构,它使得区域民俗审美中的主体人不断地通过主体的审美活动去实现或验证积淀于内在心理的审美样式和较为完善的美的观念。即个体或是群体去体验共同积淀并形成的区域民俗审美理想。
如在区域民俗岁时习俗的节庆活动中寄予的爱与美的追求,就突出表现了人们为实现心中的审美理想而进行的富于情感性的区域民俗审美活动。如仫佬族的岁时习俗抢糍粑就是个极富审美理想召唤的区域民俗审美活动。抢糍粑是仫佬族最兴高采烈的岁时活动之一,他们三人为一冬(组),共三冬,轮番用长筷子去抢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个人只能共用三只脚着地,全靠手拉手、脚扣脚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抢到的粽子也会掉下地。一时之间满场喝彩、呐喊和击鼓助威声不绝,直到缸里的三角粽抢完为止,抢得粽粑最多的一冬为胜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饭节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谁抢得多,得“福”也越多,来年的生活也会更富足,更美好。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抢糍粑”的民俗活动已经不是简单的体育竞技式的比赛,而是一种民俗审美理想的召唤结构指引下的审美活动,它旨在实现主体人内心的审美理想,获得肯定性的精神价值。又如西部少数民族土族的传统节日“鸡蛋会”。在每年的农历3月18日,土族人都会进行这一带有全族性的节庆活动。土族人用小小的鸡蛋,将其煮熟之后在集会上互相敲打并付之以舞蹈相伴。当会场人散时,场地上到处是白花花的鸡蛋壳,如同下了一场冰雹,预示着来年“白雨(冰雹)已过,青苗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鸡蛋会”充分反映了土族人民为战胜恶劣的自然而大胆进行的奇思妙想以及祈求获取农业丰收的良好审美理想。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