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版本中的宇宙图式无论是稳定、混乱还是秩序重建,都在天和地这一对对立中展开。每一个都始自天地之间的某种均衡状态(Ⅰ列),却有所不同:很明显地,M2最初是循环中的相对稳定,天地相连、人神相通却以每五百年的大地之劫为其代价;M3的循环更为明显,太阳有规律的空间移动带来昼夜交替,天和地因两棵神树而连为一体;M1的讲述者并没有特地强调宇宙的初始稳定状态,但我们不难推断出其空间是恒常的甚至因缺乏交流而有些寂寞。
纵观Ⅱ列,各个版本中宇宙灾难的产生都与“水”有关:天上被容纳的水(天河或其他)过多地倾泻到大地而淹没了万物,从而造成洪荒。这里凸显出天与地、容纳与淹没、无害与有害之间的三重对立,而这些对立是等值而可转换的,表示如下:
(天:地)::(容纳:淹没)::(无害:有害)
水在宇宙建构中扮演着“王子”与“野兽”的双重角色:天地万物因其适量而“生”,又因其不适量(在女娲神话中往往是过多)而“死”。
Ⅲ列表示宇宙秩序的重建和“稳定”的回归。由于三个版本对这个插段的处理有所不同,我们将诉诸“转换”的概念来寻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先看M1:女娲神为制止灾难而修复混乱的宇宙,但由于所用客观物本身的不足(虾脚长短不齐、五色石不够填地)而留下了缺陷。M2中的王母则为人间劫难不再循环发生而断开相连的天地以防止聪明的人类有朝一日升到天界。王母实际上是自私的“反修复者”,与M1中的女娲处于相对的两端,那么她们所带来的结果自然也处于对立的两极。M3中的灾难其实是由乌龟的不在其位所导致,并未引起天地或其连接物的缺损或断裂。因此灾难的救治之本就在于乌龟职能的恢复。所以乌龟实际上就是一个“完全的修复者”。三者的转换关系表示如下:
(女娲:王母:乌龟)::(有缺陷的稳定:彻底的断裂:完全的恢复)
在分别详细探讨了ⅠⅡⅢ三列的基础上综合起来看,会发现ⅠⅢ两列和Ⅱ列是对立关系:稳定和混乱。人是处于宇宙中的人,宇宙也因有了人才真正有了意义。关心宇宙的治乱最终仍是关照人自身的命运:宇宙稳定,则利于人类生存繁衍;宇宙混乱则带来人类的死亡毁灭。人对于秩序和稳定的要求与生俱来,即使是五百年一次劫难的相对稳定也比混沌无边的洪荒易于接受。
以上有关宇宙三种状态的探讨均围绕天地这一对对立项,也就是说讨论仅在空间轴上展开。下面来探讨时间轴上的情形。创世不仅创造了物质,而且也创造了时间。空间、物质和时间是不可分离的。M1中的时间是隐而未彰的角色,M3中的时间则以昼夜循环的方式反复被强调。透过这看似巨大的差距,两者的时空观实际上是极为相似的:时空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共生共存。M2中的时空则相对复杂:Ⅰ列中的连续空间以人类时间周而复始的断裂为代价,时空处于相对的两极;这一对立在Ⅲ列中发生了反转——人类时间成为连续一体的,同时天地永恒地断开。
不同的时空观实际上表征了相异的神人关系:一致或是对立。M1中的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和护佑者,与人类共存于同一空间,并为人类制定了婚姻以抵御其在时间轴上的毁灭。M3中的神尽管是不在场的,却通过人的占卜暗示出其存在,以及其对犯有乱伦之罪的人类的宽容之心。M2中的王母和玉帝对人类既敌视又不忍毁灭。时空的对立是神赖以维持与人类上下对比关系的手段:空间上人神相通,则神以道德评判者的身份制造人类历史周而复始的断裂,以维持神自身在时间轴上的优越;时间上的优越一旦丧失,神就自私地隔断天地的连接,以防止人与自己在空间上的相通。神和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和复杂,我们在后面的论述中还会涉及。
(二)一还是二:人的起源与再生
关于人的起源问题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质朴的神话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人源于“一”还是“二”、即人起源于泥土还是由最初的一对男女传衍的矛盾对立景观。这在女娲神话中具体表现为女娲抟土造人和伏羲女娲兄妹婚的并置。这两种传衍人类的方式在三个版本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调。如上表所示。
首先我们来看看每个纵列:A列坚持人诞生于自然物质的泥土;B列则认为人产自兄妹始祖;C列提供了人类生生不息所最终依赖的方式——非血缘婚,它不但符合人类的乱伦禁忌要求,也符合现代科学的研究结论。AB两列都面临令人困惑的窘境:坚持人生于泥土固然可以避免触犯禁忌的困扰,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来自父母结合的经验感受相悖;坚持人源于一对最初的始祖则不可避免的违背禁止血缘通婚的伦理禁律。这里分情况讨论:
1)兄妹婚发生在天地开辟时期:即使有或明或暗的神谕,两兄妹的结合也不能驱除“乱伦”的阴影。这种情形李冗的《独异志》卷下中有生动的描绘: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李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